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6章 格局,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就像王華、楊廷和這些人在地方,朱厚照的旨意下去就順暢的多。

丁祖萍這樣的應天巡撫,則會有別樣的心思。

如果到處都是丁祖萍,那三年規劃也好、五年規劃也罷,寫得天花亂墜,真的一施行發現布政使這關都過不去,還玩個蛋啊。

“……朕知道,官場裡都以做官做到京師,做到六部、內閣為最終的目標,但官員系統要如一潭活水,有進也有出,不是說到了京師就不會再到地方的……”

劉健等人都在想,皇帝忽然講這樣的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繼續在表達對內閣的不滿?

皇帝也一再強調地方官任職的履歷問題,如果這些話再結合內閣三位閣臣的為官生涯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三人都是中了進士、然後就到翰林院苦熬,帝師、講官、修實錄……似這樣一步步當上了閣臣。

今年正月,為了出不出兵一事,內閣三人統一起來不支援皇帝,皇帝到現在還在揪著此事不放,因為經過這次事他發現,內閣不能鐵板一塊。

不是說他們三個不好,也不是朱厚照忍受不了他們,其實他們三個都是不錯的官員,配合的也比較默契。

但問題在於,從今年開始,朱厚照要做的很多決策都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一些傳統的觀念。

出兵之事,他來不及提前佈局,等到要開海時,難道再讓他們三個齊齊的反對自己?

一個坑跌倒兩次,他可不會這麼笨。

再退一步說,一個好的官員不一定要在閣臣的位置上才能利國利民,其他重要的崗位也很多。

所以這一個月,他一直在釋放這種‘訊號’。

這就讓劉健的壓力越來越大,旁人感覺得到皇帝的‘意思’,他們自己其實更加清楚。

李東陽、謝遷都覺得這就是因為出兵西北之事。

暖閣裡,朱厚照說出京官也可以到地方之後,

刑部尚書閔珪是個驢脾氣,他奏請道:“陛下,臣願往地方為一布政使,為天子牧守一方。”

“布政使之位對閔尚書來說屈才了,怎麼也要巡撫一地。等時機合適吧,何處有缺口,朕一定不和你客氣。”

有皇帝的‘自己人’這樣高風亮節,這就讓其他的大臣難受了。所以也紛紛站出來說話。

李東陽更是站出來請辭,“老臣自入朝為官,歷任編修、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從未牧守一城一池,老臣自知才疏學淺、經歷欠佳,亦不敢妄佔閣臣之位,請陛下準臣致仕,留待有用之臣。”

朱厚照薄薄的嘴唇抿了抿,

經歷欠佳?

李東陽少年成名,歷庶吉士、翰林編修、翰林修撰、東宮講官,隨後以禮部右侍郎、侍讀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這經歷有什麼欠佳的?在現在的觀念裡,這根本就是天選之人。

故意講出這個話,其實有點暗暗頂了皇帝一下的意思。

內閣這些大臣資歷太厚重了,你像劉健,他是英宗天順四年的進士,再歷憲宗、孝宗至今,正兒八經的四朝老臣。

朱厚照沒坐上這個位置還感覺不到,真的上來了就覺得這種道理講不通的老臣實在是掣肘太多。

但現在大行皇帝剛剛駕崩就把手伸向這些前朝老臣,關鍵他們名聲還極好,怎麼樣也是一個刻薄寡恩的名頭。

劉、李、謝三人以前都還好,也就是自他當上皇帝以後,味道有些不對了。

其實也是必然的,因為格局變了。

以前內閣是反對太子和支援太子的中間地帶。

現在朱厚照自己成了皇帝,他自己要推行很多朝政,而且像出兵這樣的決策其實很大,這就導致了內閣失去了之前左右逢源的空間而被推向了前臺。

雖然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