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5章 揚州!揚州!,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揚州碼頭來來往往熱鬧的很,文人墨客,商人士子在這裡來來往往,口中說出的也不止是當地鄉音,而是四面八方皆有。
因揚州是京杭運河上重要的節點城市,許多外地人進京都要在這裡落個腳。只要兜裡的銀子夠,那總是要領略一下揚州風采的。
兩淮鹽又是天下鹽業之首,當地三大鹽商頗為富庶,這些年下來,除了經營鹽業,揚州城裡的酒樓、賭坊、甚至是妓院也多多少少是他們的產業,至少是有股本。
鹽使鄒澄被宣進京師之後,他們一直派人在探聽訊息。
這些年朝廷在鹽法上的政策一變再變,所以任何變動的可能性他們都非常關心。
但近來形勢卻不好,京師的氛圍微妙,碼頭上傳遞訊息的各家人腳下頻率都快了起來,臉上神情也越發緊張。
明發聖旨啊,
總歸是要傳遍天下的。
聽聞訊息的鹽商們如晴天霹靂,鹽商行會從來沒有像此刻這樣熱鬧過。
所謂的三大鹽商,此時也談不上什麼商界地位了,他們做得越大,被查處的可能性越大,畢竟要是不碰私鹽,又怎麼成為大鹽商?
屋子裡的大小商人全都反覆拍手,激烈討論,吵吵鬧鬧的像是個菜市場。
“……都冷靜些!”
一個頭發裡夾雜著白髮的中年男人拍著桌子怒吼。
此人名俞明泉,當日鄒澄帶著三大鹽商拜訪顧左這個巡鹽御史,他就在其中。
“朝廷現如今緝查私鹽,這樣的災禍難道是諸位在這裡吵鬧幾聲便能過去的嗎?!”
“俞老闆!朝廷先前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如今突然傳出這道旨意,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坐在兩側的大小老闆都快急瘋了。
“是啊!只要明白癥結所在,我等才好對症下藥。在下曾聽說,新君頗為賢明,每逢議政,大多都是與臣子商量,擇善而從,僅有少數的幾次才會獨斷專行。這次忽然緝鹽,是不是有人說了什麼?”
俞明泉是當地有名的大鹽商,家財過百萬,但要他說清楚奉天殿裡的事,那也是強人所難。
“聖旨關係重大。朝廷不會隨意擬定。且司禮監、六部等都一同行文,說明朝廷已經定了決心,他們高高在上,不知道下面的實際情況,但對於我等小民來說,這個時候也就是求條活路。”
他眼神極為嚴肅的說:“我想,能成為老辦法的辦法說明還是管些用處的。不管朝廷如何下旨,事情總歸是要下面的人來做。高坐衙堂的老爺不會細看每一樁桉件。怎麼查、怎麼報,關鍵還在於在這裡說話管用的那個官。”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皇城裡的人我們都沒有能說上話的本事,因而就是要對付好下面的小鬼。所以不管是要銀子、要女人,只要咱們能做到的,這個時候也不要捨不得了。花些銀子,重罪變輕罪,輕罪變無罪是最好。”
“再有,各地收儲私鹽的人要全部撤回,誰的脖子硬,誰去頂風作桉。”
“最後,看看能不能找找上面的人。揚州這個地界也抓幾個鹽商,抄出的銀兩若是不夠,咱們湊湊給補上,皇上和朝廷諸公看到了銀子興許能夠滿意,到那個時候再託人說說這些事過於激烈的壞處。讓皇上能夠就坡下驢,結束了這次緝鹽,如此也就好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如果皇帝一封聖旨,所有人都老實辦事,那治國就太容易了。
現實是,每個環節上的每個人都有無數種可能。
很多時候弊政改動不了,就是因為派去改弊政的人,他們也被‘俘獲’了。
如此一來,自然就是上下聯合,想方設法混過去。
俞明泉的辦法,會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