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南方造船、北方剿套!,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甲有了銀子也捨得花錢了,尋摸尋摸其他船廠造船工的月俸,他全都朝人家看齊。
一時間造船工成了香餑餑!
訊息再傳回京師,原先少府引導適齡的精壯工人學習造船手藝還一直無人問津,結果一夜之間又變得一個名額都難求。
這就是銀子的力量。
銀子的力量也在大同發揮效用。
大朝會之後,周尚文也趕回了大同。
按照大朝會上關於復套的朝議,從大同到甘肅,要聯合起來進行剿套行動。
其實主要是大同,因為甘肅長城外的韃靼人因為花馬池一戰損失不小,如今偏向於北遷,倒是周尚文所面對達延汗主力未損。
但四月初正是草場鶯飛的季節。
草原溫暖,牛羊放牧。
正是立功的好時節。
當初他們八個人可是君前立過誓的。
而且作為最早的八個甲級衛指揮使,他們也是如今皇帝嫡系將領中為數不多,真的有實戰經驗的將軍。
所以皇帝對於他們的重用就更加異於一般人。
周尚文也是升得最快的,他如今是大同總兵、大明騎兵都指揮使。
總兵一職是大朝會之後剛剛調整的。當時文官密集調整,總不至於只許文官升官,不許武將升職吧?
升官的理由就是他在弘治十八年主動領兵巡邊,前出接敵,雖然一年下來也就殺了幾百個敵人,朝廷中還有文臣說三道四,言其領兵不穩。
但說話管用的還是皇帝,皇帝喜歡,那就升官。
而當初那八人,也都或多說好有些升賞,只不過譚聞義、史大淮在浙江,於子初在福建,跟隨周尚文到到大同來的,就是孫希烈、常大成、柳江傑、和徐鎮安四人。
這四人常大成性格最為穩重,所以周尚文並未將其放在大明騎兵之中,而是讓他帶著柳江傑守衛大同。
孫希烈和徐鎮安則各領一衛騎兵。
另外兩位指揮使分別是馬一槐和嚴興奎,這兩人都是當初楊尚義用的人。周尚文剛來時,這兩人當然是有些陌生,
不過周尚文的風格相比楊尚義更加激進,將軍的威信都是在戰場上的勝利中建立起來的。
到正德元年的四月,周尚文命令他們已經不存在什麼問題。
而他回到大同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所有指揮使升帳議事。
因為他們都沒去大朝會,所以周尚文要把朝廷的旨意帶到,他一身戎裝,虎目掃過眾將,“陛下登基以後,以大朝會的形式擬議朝廷一年之主要朝政,七日大朝會,復套乃是第一天之議題,而為復套,陛下已同意由我軍在春季時執行剿套之策。”
眾人一驚,“春季?不就是當下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