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4章 朕必殺之!,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必定震動朝野,東南亦有將亂之跡!這是浙江巡撫王瓊呈遞的奏疏,請陛下御覽!”
劉瑾把東西接過來。
朱厚照只簡單翻翻,看到內容和谷大用所奏得差不多就行了,只不過口氣上稍有不同。
“你們以為怎麼解決?”
謝遷是浙江人,先前皇帝讓謝丕寫文章倡議那事兒他們都還記著呢,所以其實不太好說話。
只有李東陽,他說:“此桉目前涉及太廣,若是朝廷用典過重,則會大寒天下讀書人之心,長遠來看,這於朝廷不利,於我大明江山不利。臣以為抓了,訓戒一番,達到教化之目的也就可以了。孟子曰:施仁政,行王道。望陛下能夠寬刑罰以彰顯仁德,由此天下歸心,則盛世可期矣。”
“內閣,是這個意見嗎?”
這時候謝遷附和,“臣以為李閣老之言為善。”
朱厚照反問:“如果這樣,浙江計程車紳就會覺得朝廷其實也不會追究他們過深,那麼開海的事情也一樣,即便不遵從也可以。到時候國策不能夠推行,又當如何?”
李東陽回奏道:“海禁之策自太祖時頒佈施行,如今已有百年,沿海百姓對禁海皆習以為常。如今要開海,也要緩緩圖之,一夜之間就要驟然改易,臣以為稍顯急躁。陛下是為了百姓,今年做一點,明年做一點,年年有進,時間長了,士子理解朝廷的良苦用心,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反對了。”
朱厚照嘆了一聲氣,“李閣老,似開海這樣的事,阻力極大。如果不能一蹴而就,今年做不成,明年就更做不成,到了後年就沒人提這件事了。”
“陛下!”
“不要再說了。”皇帝抬了抬手,“朕這一次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你們如果真的覺得朕是錯的,或者有什麼人又要辭官、棄朕而去,那也隨他去。道理,朕已經講了幾十遍,聽懂就聽懂,聽不懂那就不要再聽了。朕說過,開海的國策,推得動要推、推不動也要推。上至宗親勳貴、下至士子商人,誰阻攔朕,朕就辦誰。”
“浙江計程車紳離京師遠,不知道朕的決心,即便朕遣了帝師、懲了淮王,他們還是不知道朕的決心。你瞧,硬得都不行,李閣老還要朕相信軟得能感化他們?多說無益了李閣老。朕是帝王,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大明朝好了,九泉之下能有臉面對祖宗的是朕,大明朝壞了,無顏面對祖宗的也是朕。這個擔子,朕挑了!”
“傳旨。”
面對一個實權帝王的全力一撲,李東陽和謝遷也無奈。
皇帝現在的態度很明顯,你們要罵就罵,要辭就辭,朕不在乎。朕一定要辦成這件事。
“有浙江士子黃思過等人,做《墓碑記》蠱惑人心、扇動百姓對抗朝廷,用心險惡,無恥已極。且聚眾鬧事,強闖官府,目無法紀。其中多數更為朝廷納取的舉人、秀才,聖人之書長讀,但心中無君臣之念,眼中無朝廷法紀,若取此類人入朝為官,能解君之憂否?因此,自黃思過、李旻等人以下,皆革去功名,終身不錄!同姓親族,俱照施行!”
這道口諭出來,李東陽和謝遷都聽懵了。
別的不說,最起碼明天的早朝還沒有討論,即便不是早朝,朝中各部也都沒發表意見,皇上怎麼能在這個傍晚,就把這麼大的事情給定了呢!
而且,事情原委如何,如今就是靠著這一封奏報,僅僅如此,就要革去幾百人的功名,這是不是有些草率?!
大明朝至今也沒有集體革過這麼多人的功名啊!
“陛下!”李東陽實在是有些不能接受,“此事幹系重大,幾百人的功名一旦革去,舉國震驚,臣以為,即便真的如此,也當核實之後再發聖旨。”
朱厚照招了招手,
劉瑾很懂,去御桉上把那幾頁紙拿到李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