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6章 落幕、閒話,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郊裡,一馬一車穿過叢林至一處驛站聽下,簾子掀開,裡面走出一個鬍鬚皆白的老者,清風微徐,竹林搖晃,老者捋了捋鬍鬚,神情之中竟有一絲從未顯現過的放鬆。

城裡喧囂嘈雜、城外靜謐安詳。

“竹生荒野外,梢雲聳百尋。無人賞高潔,徒自抱貞心。”

這是南朝劉孝先留下的一首詠竹,劉希賢此時念出來也算是自訴心志了。

這時‘噔噔噔’的腳步聲從驛站之中傳來,劉健轉頭一看卻是熟悉的身影,那人中年模樣,身著澹灰色綢緞,個頭不大、身形纖弱,一拱手就要開口,“劉……”

劉健微微抬手,給他一個眼神。

這裡是什麼地方,有些稱呼不該叫了,而且他也不是那個稱呼了。

反倒是他要行禮,“少司徒。”

沒錯,劉健於驛站之中遇到的正是正月便前往浙江的戶部侍郎顧左,他如今返程交差,路上休息,準備一口氣趕到京師,沒想到在這裡正巧遇到出城的前閣老。

顧左其實正為難於該怎麼稱呼,人家不叫他開口,這其實也是解了他的難。他不是那種落井下石的人,皇帝對於劉健都沒有一棍子打死,至少是承認了他為官的品行的,他又何必將人踩到底,落得個惡名?

所以顧左轉身,讓出一方木凳的位置,“希賢公請坐。”

風吹得兩人方巾飄動,隨從不遠不近的將他們圍住,官道上偶爾也有路過的人,人們好奇、打量,卻沒有敢打擾的。

但他們有些話卻也不好說,劉健是不想說,顧左是不知如何拿捏。

不多時又有三五士子乘馬車而來,這個時節,這麼多的人出現在這裡,大機率是落榜的讀書人了。

“……那人如今位高權重,早已忘了當初東山先生的提攜之恩,人吶,沒意思。”

“噓。”同行的人中向他打了個手勢,隨後指了指劉、顧二人所在的地方,有些見識的人能從細節處看出他們二人不凡。

當今聖上不是軟弱之君,萬一給人捅出去,一頓板子事小,萬一給拿了考舉的資格,這就虧大了。先前也不是沒人被這樣懲罰過。

劉健自然聽得明白那句話的意思,楊一清在君前沒有為劉大夏求情,訊息傳出,清流之中批評之聲頓起。能讓他在這裡都聽到,可見影響已然不小。

“少司徒。”

“閣老稱呼顧某為良弼就好。”

劉健沒有理這個,繼續往下說:“依你所見,楊應寧為何有此選擇?”

顧左對此也感到驚訝,他是韓文提攜起來的人,以實務為先,滿心精力去忙這些朝務,反倒沒那麼多心思去在意那些虛名。他也不擅長為自己搏名,就像臉皮薄的人不擅長社交一樣,什麼詩會、文會他即便去了,也是默不作聲的那一個。

也許,楊一清就是和他一樣……

“良弼以為,應寧公心中有大志向。”

大志向……劉健想,那就是復套了。

“希賢公覺得,他這一步踏得不對?”

“也不是不對。而是不好。”

顧左挑眉,“還請希賢公不吝賜教。”

“行走在朝堂之上,就如一葉扁舟行於大海,風急浪高是常有之事,因而為官需常常思退、思變,可不是尋常人以為的求進、求高。高處不勝寒,楊應寧這一步踏得不好,便是將自己置於無處可退、無法可變的境地,往後他除了向前,別無他法。”

這話顧左聽得明白。

楊一清在一片批評之聲中上去,如果出什麼問題,他可就沒有緩和的餘地了。復套是國策,代價巨大,成功自然是千古留名,失敗則是萬劫不復。這種冒險,並不為儒家士大夫所接受,所謂中庸之道,便是要避免這種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贅婿武神

愛吃紙包牛肉的趙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