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5章 大宴(三),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千里之外,這樣一來一回那還能辦什麼事?

那這不就是一種有名無實嗎?皇帝到底是真要賞,還是假要賞。

這個疑惑,就是楊一清自己也講出來,“陛下,微臣戍守邊疆,難行閣老之職,且邊疆之臣入閣,國史之中未有先例,臣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厚照早就對內閣的人員結構不滿意了,總共幾人,都是文臣,整個朝廷都是文臣的聲音,臣權之大搞得皇帝都很難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所以這是他考慮了很久的決定,是不會輕易收回的。

“朕說了,你是以閣臣之銜掌西北軍務,京中的政務不必你操心,有李閣老、謝閣老和眾位大臣。”

這話說到這裡就會讓人覺得有名無實,但之後風雲突變,“不過,朕和諸位愛卿已經有了決定,往後每年二、三月要擇機商議本年的目標、總結去年成效,值此時節,你要回京共議,無故不得缺席。”

這麼說來,那個時候楊一清的意見也就是閣老的意見了。

王鏊和韓文面色不變,他們先前心裡一點想法沒有那是騙人的,到底是自己還是另外一人,其實他們自己也想,現在好了,花落別家,不過皇帝的這套手法確實新穎。

因為人說到底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問題,自己手中的差事有什麼難處,肯定是希望能得到皇帝的支援予以解決。所以楊一清所提的建議,大機率就會和邊疆有關。

皇帝繞來繞去,最終的目標還是兩個字——朝堂。

他要解構文臣對於朝堂的把控,使得武將有可以發聲的渠道。確實巧妙。

說起來皇帝也就是十五歲的少年,卻接連不斷的有令人稱絕的政治智慧,實在是不可思議。

而楊一清、豐熙、郭尚坤三人此時也終於明白,皇帝為什麼在意為不為劉大夏求情這件事。

因為立下這樣的大功,使得皇帝能夠名正言順的破例的機會實在不多。錯過了這一次,對楊一清個人來說就是政治前途的事兒,皇帝也不會很在意。但若真的發生,真正的影響卻是在今天,這才是皇帝在意的!

豐熙望了望那個年輕的身影,他站在群臣的注視之中,是如此自信。

“楊卿,你要明白朕的良苦用心。”

這是皇帝的大計。

楊一清不敢亂來,唯有深深叩頭,以謝君恩。

“臣楊一清謹遵聖命!”

皇帝轉向李東陽、謝遷二人,“李閣老、謝閣老,你們兩位往後要辛苦些,西北不能沒有楊應寧,這是真正的軍國大事。”

“遵旨。”

李東陽和謝遷想的是:楊一清後來居上,已經走在了王鏊和韓文的前邊兒。

入閣這種事是很講究先後順序的。

他們這兩人,再怎麼樣都是先帝的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不是皇帝提拔起來的,皇帝感覺上總是差了一點。

所以或早或晚,他們都會步劉健的後塵。再說句不好聽的,他們不走,王鏊、韓文往哪裡進?

但這兩人就算進了,以後也要在楊一清後面了。

也就是說楊一清這番立功,其實是給自己預定了一個內閣首揆的位置,如此恩賞,確實可以說是破例。

皇帝重新坐回御座,“以閣臣之尊在西北一地,楊閣老你可說是凌駕於任何一位封疆大吏之上了。”

“陛下如此重信,令臣汗顏。陛下但有吩咐,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老頭兒還是懂事的,皇帝賜恩如此重,而且老實說三邊總制哪裡需要一個閣老,這樣的安排顯然是為了不一般的任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