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攢一攢家當,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冒險導致敗退,對他的威望打擊很大。

而除了弘治十三年、十四年,

十七年和十八年韃靼人也都有較大規模的入侵。

歷史上,這幾次大明都是以守住為主,也有人提議過要打出去,比如陝西巡撫王勇,他曾提議要在開春的時候掃蕩在河套地區駐牧的韃靼人,但劉大夏任兵部尚書之後,一味以守為主,朝中的大臣也不支援王勇,害怕因此而遭致更大的失敗。

朱厚照坐下來,略一思量後開始動筆,朝廷的邊關防禦之策在近年來應仍以穩妥為主,因為敵人快速、靈動的優勢及我方缺少優勢兵力的事實,所以我軍不應過分強調作戰的勇氣與意志,而讓官軍在不利的條件下戰鬥。但軍學院走出的將官應在幾次實戰中瞭解、摸索、親身體驗韃靼人的戰鬥風格,朝廷也要積蓄力量,以準備在適當時候給以致命一擊。

這些話,他是要帶給那些學員的。

話說回來,政治家一旦有軍事行動的勝利,他將無往而不利。

比較一下,近期出擊、風險大、後果嚴重,遲上三四年,把握更大,獲利更多。

還用想麼,這幾乎不算什麼難以做出的選擇。

所以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攢家當,

梅可甲起解運到京裡的銀子應盡數封存,攢起來,作為數年之後的軍用。

在此過程中,應當尤其關注官牧馬場的管理情況,儘可能的多培育馬匹,若現實情況確實不夠,那麼在弘治十五年、十六年就需要擴大茶馬貿易規模,從西域提前購馬。

而糧食……

其實弘治皇帝雖然也有湖塗的時候,但他確實是認真治國的君主,

弘治二年,前任刑部尚書白昂受命治理黃河,

弘治五年,前任工部尚書徐貫受命治理江南蘇松河,徹底解決了江南水運的淤泥堵塞,而以往水患多發的江南大地,從此水災頓漸,在之後的二百多年裡,幾乎是旱澇保收的魚米之鄉。

弘治六年,劉大夏受命治理淮河,

大規模的水利治理使得弘治朝的歲入達到了二千八百多萬石,這個數字是明朝中期的一個巔峰。前幾任的皇帝歲入基本都在兩千五百、兩千六百萬石之間。

現在有韓文作為戶部尚書,朱厚照也推動著政務向務實的方向發展,只要務實,弘治皇帝也算靠譜,那麼國力自然不會下降,想必幾年時間攢出下一次大軍出征的糧食也還是夠的。

當然,到時候幾十萬民夫管後勤,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封建王朝,不可能發動戰爭,百姓還一點不苦。但不論如何,也不能讓韃靼人如此囂張。

其實不把他們打廢,導致北方的軍事壓力巨大,邊關各鎮都陳兵幾十萬,這才是沉重的負擔。

而這樣的話,梅可甲那邊就需要再多堅持個幾年,

朱厚照覺得,東南的事,與其在戰前做,不如在戰後做,多等幾年可以多備些銀子,且一旦戰勝,攜大勝之威,東南還有人能擋住他?

自古以來只有種田的造反,沒聽說商人能掀起什麼風浪的。

而一旦海禁能開,海貿的利益能從外部進來,這個局就活起來了……

朝局、軍隊、商人、銀子、教育……

兩年的時間,在各個方向都有所進展,只不過每個方向的成長都還需要時間……

包括朝局也是,說實話他這個歲數再長大幾歲,或者登基為帝,那麼對朝堂的掌控力度還是和現在不一樣的。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這樣說起來,也就到了該‘安穩發育’的時候,先前麼,主要是馬匹這個東西他沒辦法,戰事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