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0章 父子之樂,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弘治十二年始,由皇太子主持,親自對馬政的官員系統進行梳理,也重新政整治了全國的官牧馬場。
在京師,他支援太僕寺卿梁儲對行政機構進行改革,太僕寺統管全國官牧馬場,包括養馬、排程、輸軍等等各個流程,也不再分設各監,而以‘司’來進行條線管理。地方則設行太僕寺,直接向中央的太僕寺負責。
在地方,他則支援楊一清全面整頓陝西各處官牧馬場。
春月草長,縱馬於苑。迨冬草枯,則收飼之。至弘治十七年,
陝西馬政在楊一清的治理下已經煥然一新,他自己上疏:臣遍歷其地,酌定三等,開城、安寧為上苑,歲馬可二萬匹;廣寧、萬安為中苑,歲可八千匹;清平、黑水為下苑,歲可四千匹。
朱厚照還記得呢,弘治十二年時,陝西馬場只有兩千多匹馬……
除此之外,苑馬場也在增加,今年就在平涼府新建了一處安定苑,也是可以歲馬兩萬匹的上苑。
數字的確是漂亮了一點,
其實歷史上,楊一清就是署理陝西馬政非常得力,永樂年間全國有96苑官牧馬場,至明末時只餘9苑……從陝西來看,永樂時設有24苑官牧馬場,弘治時只餘6苑,加上今年新增設的,7苑……
這麼慘烈的資料背後,在弘治後期到正德初期,楊一清署理馬政期間,馬政的情況竟然大有改善。
不過,等楊一清離任後,僅十來年後的嘉靖年間,陝西馬政的情況又都恢復原樣。
當然,儘管官牧馬場的情況大有改觀,但馬匹總量不足的總特點沒有改變。
楊尚義的騎兵部隊更是要那種可以戰鬥的精壯馬匹。
不止如此,實際上騎兵部隊看到的是一匹馬,一旦戰鬥,後面得有三匹馬跟著作為保障,
首先是戰爭中的馬匹傷亡很大,
其次馬所需的糧食也很多、而且很精,需要運輸……基本上一匹精良戰馬的糧食,可以養活25個人。
所以不是把馬養出來,就有厲害的騎兵部隊的,它只是個必要條件。
人吃馬嚼的,餵養出幾十萬大軍真的也很難。
至今,楊尚義的騎兵不過四衛人馬,共計兩萬兩千人。
後人想象中的二十萬或者三十萬騎兵,不是國力鼎盛時期,根本就養不起。
但好在朱厚照也才十四歲,他還有時間。
這是不講究政治,講究實效的層面。
在政治層面,
楊一清這個人讓朱厚照很糾結,因為楊一清可和劉大夏關係很好。
事實上,正兒八經的歷史中,楊一清之所以能從南京那邊的閒職忽然變成山西巡撫這樣的封疆,就是得了劉大夏舉薦。
楊一清後來升任三邊總制,也是劉大夏舉薦。
甚至於我們可以推測,為何楊一清能在陝西把馬政幹得那樣出色?太僕寺歸兵部統屬,沒有兵部尚書的支援,他能做得好事?
所以這兩人的關係是互相欣賞的。
浙江的事,劉大夏已經開始動手了,這個時候忽然推薦楊一清,就讓朱厚照很警覺。
乾清宮的暖閣裡,
皇帝看他面色並不歡快,便問道:“可是楊一清所奏不好?陝西馬政有他梳理,已然大有起色,太子為何還有苦惱的樣子?”
朱厚照先按下心中對於他和劉大夏關係的疑慮,應著說:“兒臣是在煩惱,楊一清之後,是否還有如此得力的官員。”
現任三邊總制官秦紘已經年邁不可堪用,所以劉大夏開始推薦由陝西巡撫楊一清升任三邊總制官。
他不是第一次這麼提了,楊一清也幹得一直都非常好,按理來說,提拔當然是沒問題。但五年沒動過,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