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皇權:拒絕分享,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尚書說我幾句好話。看來我這個太子當得還可以。”

閔珪直言說:“臣是執拗,但執拗不是是非不分,以黑為白,殿下處理朝政以來,所關心之事從來不是廟宇宮殿,而是百姓的柴米油鹽,這些臣和諸位同僚都是看在眼中的。”

“謝謝諸位了。”

他們哪裡敢,於是又磕頭。

朱厚照如此扇情,就是為了後面做鋪墊,他沉吟半會兒,還是講了,“大司馬曾經說過東宮從浙江取銀。今日這裡沒有外人,我可以告訴各位,銀子都在。”

這話有些震動,

一時間角落裡的記注官都驚得停筆。

而太子瞥眼看了一眼左右中允倫文敘和武諒,“我說什麼,你們記什麼,留給天下人看、留給子孫後人看。”

這是一個太子的氣象,敢於直面歷史的評判。或許看起來有些虛,但史筆的威力,在古時候的道德環境裡是很厲害的。

像唐太宗、康熙這些雄主都曾不止一次要求看史官的記錄,其實就是害怕被記了什麼不好的事。

“……銀子都在,也沒有一兩銀子是亂花的。”

“殿下……”王鏊已經有些熱淚了。

朱厚照伸出手,示意他不必為自己說什麼,“先前浙江老有人說我這個太子是與民爭利,可大明的百姓哪有什麼利?一邊說民生疾苦、一邊說與民爭利也是邏輯不通的。準確說,我是與貪官爭利!與其讓他們揣進自己的腰包,還不如進東宮的私庫,至少我可以做到將每一兩銀子都花在國事上,花在百姓身上!所以……”

講到這裡,他正式了,“……所以本宮是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決定要做,也不瞞各位先生,這個念頭在本宮的腦海裡琢磨了幾年了。本宮要設立官營商號!”

劉健、李東陽等都是熟讀史書的文臣,他們一聽太子這話,當即臉色大變,驚呼道:“殿下!不可!”

為什麼不可以,其實不用講什麼大道理,只說權力和商業一旦結合就極易滋生腐敗就是個很大的問題。

此外在明代,還有一點說不過去,就是士農工商,商人最末,有些志氣的人都不會去經商。而且它也並非一個簡單的面子問題,它還關乎到商人地位這個事。

簡單說,如果太子都去經商了,那麼自然就不好賤商,那麼是不是商人的地位就會提升呢?如果是,帶來什麼影響?

這都是無法回答的問題。

當然,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

比如說朝廷如果擁有一家大型的糧商,那麼調動糧食的能力自然會得到加強,對於災荒、戰爭、糧價波動等都有一定的應對能力。

但這個時代的人看不到這些,劉健馬上說:“殿下,臣敢擔保,諸位大臣沒有一人會質疑殿下為民之心,但臣也請殿下慎思慎行,以朝廷的名義經商,傳出去於陛下聖德有虧,於殿下名聲有虧。且天下的營生就那麼些,朝廷佔了一處,百姓便少一處,如此一來,朝廷愈富、百姓愈窮,臣只恐與殿下之本來期望,相去甚遠吶!”

李東陽也不是很贊同,基本符合了劉健的建議。

朱厚照耐心聽他們把話說完,而後才振振有詞的回應,“如果朝廷便是一點生意都不能碰,為何鹽鐵茶都是官營呢?本宮知道此事若是不慎,恐有大弊,不過諸位大臣有沒有想過,國庫總是入不敷出,看著惶惶的大明朝,可一個災害就將咱們這些人逼得一點兒辦法沒有。戶部管著天下錢糧,可大司徒又能怎麼做?無非開源節流,節了幾年碰上個水災、旱災又沒了。中央的財力如此羸弱、如何應對各種狀況?百姓叫咱們當家,你們誰有這個能耐當好這個家?”

“另外,咱們大明的官員、商人富起來之後就幹兩件事,一樣是置地,所以導致田地日益集中,無地的流民越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