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5章 向天下百姓交差,向後世子孫交差!,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總之讓負責管理的人員捲鋪蓋走人,自個兒想辦法再去找個差事養活自己吧。另外,他們這些人也會想辦法將銀子塞到自己的口袋裡的,所以要有抽查,若有犯罪,嚴懲不貸。”
王鏊憂慮道:“如果是這樣,怕是有幾分才能的人都會出去自己開店了。”
朱厚照卻不擔心,“所有的體系只要有流動空間,就不怕沒有人才。譬如說,這些管理之人,做得好了,便有向上的渠道,還怕他們不來?給朝廷辦事,他們就不算純粹的商人,一些限制商人的律令對他們來說也就不適用,僅此一條,便威力十足。總之,這裡面的學問大的很。吏部和戶部派幾個精幹的年輕官員,跟著一起去浙江吧。這件事,本宮盯上了。”
太子撇了一眼一邊的豐熙,這傢伙開始低頭記錄,這個動作也落在了韓文、顧左等官員的眼裡。
豐熙這個人,沒什麼其他的本事,整日就是梳理文字,太子和大臣商議事情,大多數時候他只聽,不參與,然後僅做記錄。
但事後太子就會照著他記的那些事項召來負責的官員詢問。
如果做的好,那麼大家相安無事,太子還會給點賞賜,如果做得不好,降級罷官的也不是沒有。
反正這幾年來,每當太子說一句‘我盯上了’,這就是訊號,你要是有毛病你早說,不要事後找什麼藉口,沒用的。這裡也沒什麼躺平不躺平,你要是敢躺下,太子就敢讓你起不來。
“微臣,領旨。”顧左還記得弘治十二年的時候,當時梁儲剛接手馬政,那也是太子每日在問的事。
太子一關心,錦衣衛和陝西的太監不停的要給宮裡去奏報,他們各級官員作假的難度都上升不小。不過幾年一過,只要有人認真的在做一件事,效果還是有的,人和才能政通。
浙江的事,似乎到此也就結束。
不過劉閣老卻始終憂慮,本來是可以這麼結束的。誰曾想忽然鬧出個少府,這就是在朝堂這口熱鍋裡倒進蔥花,不嘎嘎亂跳才是奇怪。
不過對於劉健來說,這也是熟悉的場景:便是隻要真的對百姓有利,那麼內閣也就儘量不去管了,反正太子拿那些個臣子也有辦法。
“浙江的事,還有什麼問題嘛?”朱厚照轉頭看向豐熙。
豐熙心領神會,“御馬監稟筆太監張永上奏。前浙江鎮守太監魏彬,面北叩首後,飲鴆酒而亡。張永請朝廷給以棺槨、壽衣幾樣治其喪禮。”
“準。”朱厚照多少有些唏噓,但這種心情自己裝在心裡就好了,和大臣沒什麼好說的,所以他說完之後緩緩向殿內後側走去,眾臣看了自然也知道他們該告退。
就是裡面傳來太子唸的詩,“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生命無常,但孤盼著你們,都能做些好事,長命百歲,不要由後人悼念,落得一個‘猶費詞’的結局。”
太子的話音抑揚頓挫,緩緩徐徐,在大殿裡來回飄蕩。
人人都知道魏彬是看著太子從小長大的,不是這樣的關係,浙江那種地方也不會派他去。然而最後竟是連死之前見一面都沒有做到。
可見太子為政、馭下都是有他的底線的,古來帝王多少次忍淚揮刀,也都是這個道理。不要說一個太監了,愛將、親信甚至親人殺得又少了嗎?
只有讓這麼一顆人頭落地,才會讓人明白,在太子這裡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下去之後,韓文倒是很起勁,戶部領了新的差事,以後國庫又多了一筆銀子不說,況且太子還答應他們,這筆銀子都要用在國事之上,還昭告天下,想來只要太子堅持,便沒有哪個敢把手往這裡伸。
魏彬人頭不是落地了麼?
話說起來,韓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