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3章 亂後有治,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定的嘉獎。”
“是。微臣明白。”王鏊執禮回道。
“布政使和按察使的人選問題……”朱厚照看大家都是自己人,“我說的清楚些,浙江此時不宜再選派只會讀書、毫無政務經驗的官員。”
這是太子提的明確的要求,包括劉閣老在內,以及幾部尚書、侍郎都不好說什麼。
朱厚照前些天還在批閱一個摺子,他摸了摸額頭回憶一番,“河南布政使王瓊,本宮記得他以前是不是治河頗有成效?”
這個人是王鏊最早和朱厚照提的。
“回殿下,確有此人,他倒是個幹練官員。”
對,就是幹練。
“調他任浙江布政使。”
“是。”
王瓊這個人還是比較有能力的,算是一代名臣。其實在朱厚照的心中,王華在浙江桉後大抵也做不了多久的巡撫了,所以王瓊是要接任的。
但調整人員要講究個節奏,王華還在努力梳理浙江,半道兒換個人,王瓊又得從頭開始,這樣一來太不值當。
“按察使呢?”
閔珪忽然開口,“殿下,臣願舉薦刑部主事彭澤。”
這個名字朱厚照沒聽說過,他只問了一句,“有地方的政務經驗嗎?”
“有的,彭澤乃是由徽州知府轉任刑部主事的。”
“好,下去以後吏部檢視該員的考績,若是一等、二等則調為浙江按察使。”
閔珪較少主動推薦官員,偶爾開口一次,朱厚照是會同意的。而且閔尚書也是性格剛直的那種,一般的官員如果不夠果敢、或是偽君子,都入不了他的眼。
但太子殿下問了一句‘有地方政務經驗’則頗有些講究。說起來,改變官場的風氣,使其往務實的方向轉變,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絕非一封聖旨就可以做到的。
就是要在提拔官員的過程中,一次次的強調實際工作經驗的重要性,所以文官們才會將心思用在地方。讓那些每日只知論君子、小人之差別的官員不吃香,就是朱厚照要達到的目的。
省級官員定下之後,幾任知府也要用心選擇。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基層的知府比省級官員更為重要,布政使、按察使是接觸不到很細的東西的,所以知府更不能搞浮誇。
浙江這種賦稅大省,朱厚照不願採取‘打贏了還撤退’的辦法,便叫著王鏊說:“這幾人便交由吏部先擬定吧。”
一般太子這樣說,王鏊這個吏部尚書就懂了。
而剛剛退回去的閔珪細細想了一下,還是出來說道:“殿下,臣以為是不是也選任一些非書院出身的官員,加以鍛鍊?”
加以鍛鍊是藉口了,一種好聽的說辭。
閔珪不是那一幫人,朱厚照知道,前幾天閔尚書還上疏替太子陳辯,並指明朝中有些官員私下議論朝廷的國策。雖說這本奏疏沒有成功讓太子採取什麼措施,但那是因為朱厚照有意在醞釀這個局勢,並不是閔珪的建議有錯誤。
持這種態度的大臣這個時候提出這種建議,朱厚照也不妨聽一聽,“為何?”
閔珪有些憂慮的說:“此次浙江桉的處置,朝廷之中本就有御史和各科給事中提出異議,他們當中一些人變為白身之後更加大膽妄言……且所謂治國乃平衡有道,若是盡皆出於書院,臣恐非議更甚。”
非議更甚?
朱厚照心想,這樣說來派遣到浙江官員這事倒是可以做成一箭雙凋之局……
“劉閣老,你覺得大司寇所言是否有理?”
劉健觀察了一下剛剛太子的神色,心中疑慮不敢多說,就道:“朝廷派任官員是以是否對浙江局勢為準,書院的官、非書院的官都是朝廷的官,也都是殿下的官,何來區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