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匯賢聚才,等待時機,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麼一個兒子,所以寵愛過甚。劉閣老、李閣老、謝閣老,你們也覺得朕寵愛太子難道真的只是因為親親之心?你們也算是朕的老師,朕……便是如此不識大體的君父嗎?”
三人聽了這話,動作整齊的都跪了下來,“臣等不敢。”
“朕如果只是寵他,是不會讓太子介入朝政如此之深的,他如果沒有這個意願,強迫也是強迫不來的。祖宗的江山社稷,朕又豈敢事之以輕?”
“陛下聖明!”
“下去之後,你把朕的意思傳達傳達,天上永遠就是一個太陽,沒有大太陽與小太陽。”
他們三個都是極聰明之人。
皇帝的意思是清清楚楚的,就是朝臣不要在下面琢磨皇帝和太子之間是不是有什麼不合、太子的意思或許不是皇帝的意思之類的。不存在,朝廷裡始終就是一個政治中心,沒有第二個。
“臣等明白。”
現在就會有臣子自己腦補一番,然後舉出很不合時宜的例子,比如李世民讓他爹當了太上皇之類的。
“明白就好啊……”
皇帝言盡於此,三個老頭兒也就不繼續待了。
而此時的朱厚照正在閱讀錦衣衛給的密報,士紳真的不可得罪嗎?
如果不是知道‘清初奏銷桉’他就差點信了這一點。
清初,江南的這些士紳群體因為習慣了在明朝時期拖欠朝廷錢糧,所以換皇帝不換做法。結果滿清朝廷和他們來個了不講道理,嚴令各級官員必須追徵士紳的欠糧。當然,事情一開始也和明朝時一樣,因為江南一帶地方士紳地主勢力盤根錯節且根深蒂固,單憑皇帝的區區一道諭旨想徹底剪除這些勢力顯然是不現實的。
但故事的後來則不一樣。
順治十八年,經過一番追繳之後,清廷將還在欠糧的江南蘇州、松江、常州、鎮江四府並溧陽一縣的官紳士子全部黜革,總計一萬三千多人,而且旨意十分嚴厲,不論積欠錢糧多少,一律嚴懲,就是說一粒糧食都不準欠。
以至於當時的進士葉方藹因積欠一厘被朝廷罷黜,所謂“探花不值一文錢”之謠即是出自於此。
朱厚照對著跪在眼前的錦衣衛吩咐說:“不要驚動他們,讓他們匯聚起來吧。”
一鍋端掉,總比滿大街找要方便的多。
====
感謝茶壺泡泡打賞的堂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