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僱傭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匯賢聚才,等待時機,大明嫡長子,皇家僱傭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不批示、也不留中。
皇太子的做法就是拒絕臣子們的建議,而且是在朝堂上直接了當的說要用嚴刑峻法治理百官。照此下去,朱厚照的名聲比雍正皇帝好不了多少。
權力可以退回奏疏,權力卻堵不住大臣之口,即便不允許光明正大的說,私底下也還是止不住。
這是有明一代政治發展的必然。
劉健有時候會對此有些憂心,他這個首揆如果跟著一個暴虐之君,還是會影響他的身後之名的……旁得他可以不在乎,但是愛惜羽毛這一點,他還是有的。
不過東宮也確實料事在前。
李東陽將最新一期的《明報》買了來,也給劉閣老看一眼,今日的題目很大很驚悚:浙江貪官始末。
他在看的時候,脫下官服的都察院御史江同祖也在看,發現自己的名字列於其中之後,他氣得把紙都撕碎了!
“天子當與士大夫共天下,不是與民共天下!”
漫天紙屑隨著十一月的冷風翻飛,落在椅腳邊、落在門檻上、落在抬腳進來的一人的身上。此人是江同祖的同科好友,馬益謙,此時任兵部車駕清吏司郎中,正五品。
他們兩個年歲相近,志趣相投,入朝為官之後就一直相交不錯。
昨日宮裡的事,大家都是知道的,江同祖要去當百姓,這個處罰並不嚴厲,但卻很侮辱人,就好像說……他江同祖根本不知百姓疾苦一樣。這名聲傳出去哪裡會好聽?
“惠德,慎言!”馬益謙聽到好友叫的這麼大聲都害怕。
太子殿下的權力已經介入了錦衣衛之中,而且太子明顯比當今聖上更會使用錦衣衛的力量。像江同祖這樣在家裡面這樣喊,不要以為太子不會知道。當初程敏政在京裡說了一句‘太子不過是八歲孩童’,後來不就被知曉了嘛?
“我豈會不知要慎言,可國事如此,你我之輩一味慎言、慎言、慎言……又有何益?”
馬益謙當然明白他說的意思,也更能理解江同祖的心情。
皇太子處事之風格,現在他們已經明白了,說好聽點叫有主見,說不好聽就是智足拒諫,文足飾非,昨日朝堂也可以看得出來。
而對於江同祖來說,那一封奏疏扔到地上,基本上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結束。江同祖還未及而立,這麼早、這麼突然,心理又怎麼能平衡?
像這樣的人,在京城裡還有不少,只要是理念和太子相差甚遠的,大多數時候都被冠以腐儒的名頭,都是進士出身的天之驕子,有的時候心中難免就會不服氣。
“惠德,當初我便提醒過你。當今太子是極聰明之人,想著一本奏疏說服他,是沒有用的。”馬益謙看了看手裡已經碎掉的紙片兒,“不管是弘治十二年左順門之變,還是如今奏疏被退回,太子的大門,是向我們這些人關上了。他只需要能迎合他的大臣。”
砰!
江同祖氣不過,狠狠拍了一下桌子。
“以諂媚之姿逢迎君主,我輩之人不恥為之!”
也不知他這句話是真的為心中大義,還是因為仕途無望。最讓他們覺得絕望的是,太子如今剛滿十四歲,往後登基、親政,他們這一輩子算是完了。
“我已經想好了。”馬益謙慨嘆著,“尋著合適的時機,就上疏請辭,朝中無我等立足之地,又何必強求?往後寄情山水,吟詩誦賦,倒也不失為人生一樂事。”
江同祖似乎還有些咽不下這口氣,不情願附和著,語氣中滿是酸味:“也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馬益謙有些驚異,他是瞭解自己的好友的,“惠德何時換了想法?”
“不是換了想法,是世道如此,無可奈何。我還有一好友,姓陸名孟,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