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 心中火焰,權御山河,梁清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熊熊火焰在燒,可不過轉瞬,火焰便化作了灰燼,蒼涼。
老人長嘆:“權欲迷眼,追名逐利是人心難以避免的,真正掌握至權,誰又還記得保民?”
蕭清晏說道:“我的家中不寧,我力有不逮,可以藉助他人的力量,但他人之力只是助力,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既然國為家,那國家若有不平,自當由普天之下的百姓來自保自救,求人不如求己。”
言罷,她想了想,補充道:“不過這在當下太過理想化,百姓手中無兵無權,識文斷字者更是寥寥無幾,甚至於已經對為奴為婢的生活習以為常,他們覺得苦,卻不知為何苦,對於如何結束痛苦更是雙目茫然,不知所措,便只能默默忍受。”
這些思想在她生活的那個世界人人都懂,也透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與努力,將理想化一步步變成現實。
可在她來到這個世界之後,這些曾經根深蒂固習以為常的思想,她卻不敢對任何人提起。
對於百姓庶民而言,這些觀念驚世駭俗,甚至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恐懼。
而對於當權者而言,這又無異於是在教百姓造反,簡直該殺!
可對於蕭清晏而言,這些思想觀念就像是一團火焰,她在這個封建晦暗的世界待得越久,心中的火焰便燃燒得越亮。
但她首先要生存,她要在這個世界活下去,所以她只能將這團火焰珍而重之地守在心底。
這是第一次,她將心中最珍貴的這團火焰分享給這個世界的人。
如果在她面前的人是祖父蕭培,她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因為祖父內心深處就是一個典型的封建權謀家,他享受掌握權力站在萬人之巔的感覺,他不允許有人威脅到他的追求。
可是,也許……也許眼前這位老者能夠接受或是理解,哪怕只是極小的一點點,可以欣賞到她心中這團火焰的美麗。
她懷著無比赤誠尊崇的心情望著楷先生。
蕭清晏也許不會知道,在這一刻,在楷先生的眼中,她就像是一個孤獨地行走在沙漠中的人,不知獨行了多少個春秋日夜,極度渴盼著能看到一片綠洲,終於被她看到了一片綠葉,她狂喜,滿含期待,但又忐忑害怕,擔心那只是海市蜃樓,或是自己飢渴之下的幻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