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輕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節,意千寵,九月輕歌,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來安撫柳閣老。
徐曼安也是無關痛癢的,皇上不想天牢裡的那個人又被人們想起,從而催著他定罪論處。
皇后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榮國公夫人,道:“知道了。別遇到事情就哭,哭壞了眼睛可怎麼好?面色也不大好,快回府去歇息。”
說了跟沒說一樣的言語。
榮國公夫人的心涼的成了冰塊兒。
榮國公則忙前忙後地打點官府,求他們快些找到徐曼安的下落。
官府答應得爽快,就是不見切實的行動。
這件事在一定的程度上,讓很多命婦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覺。
到底是個大活人,硬是沒人在意她的死活。可見女子是有多可憐,沒了可以依附的家族,便如浮萍一般。
生死、榮辱,都與家族息息相關。
自然,是有特例的——楊文慧。別說她的父親還在內閣,便是有朝一日楊閣老倒臺了,這女子照樣兒能好端端地活下去。境遇再難,她也能找到生路。
慨嘆完,便有人開始猜測徐曼安是被誰害了——遇害已是定局,兇手若是隻要她身敗名裂,不可能扣押她這麼多天。
葉潯、楊文慧都是人們懷疑的目標。有的人看戲不怕臺高,去官府打聽過。有官差查過了,徐曼安出事之前,見過這兩個人。
別說見過徐曼安,就算是沒見過,也會成為重點懷疑的物件——葉潯還是有這點兒自知之明的,也就不覺得自己是幫楊文慧背了半個黑鍋。轉頭就丟下這些是非,忙著請客,給太夫人多引薦一些人。
現在她不肯再讓太夫人躲清閒,幾番勸說之後,太夫人接受了她的好意,婆媳兩個一同應承前來的賓客。
宮裡的皇后得了一批螃蟹,各賞了裴府一筐。
能進宮的東西,都是最好的,這一批蟹俱是個兒大、肥美。葉潯讓廚房爆炒、清蒸或是做成香辣味,自己卻只能飽飽眼福。
蟹性寒,對身體無益,想要孩子,就要少吃這類食物。
太夫人見葉潯連一向喜歡的香辣蟹都只是嘗一口就了事,笑得眉目彎彎。
兒媳懂事,她這個做婆婆的就是省心,連敲邊鼓都不用做。
葉潯自己不吃,也不讓江宜室碰,詳細地擬了一個忌口的單子,讓半夏送了過去。話不需說明,江宜室也能明白。
隨後又罵自己迷糊,忌口的說了,平日要多吃什麼也該寫出來,就又補了一張單子,還寫了一大堆菜餚、糕點、羹湯的名字,讓半夏再送去。
半夏只覺得夫人累得慌。好在那邊也只剩子嗣這一樁事棘手,別的都理順了。
江宜室為此喜上眉梢。
葉世濤和葉潯不一樣,打小被外祖父薰陶出了反作用——醫書是一頁都看不下去的,平日用飯又很是任性,不管飯食對身體有無好處,只管他想不想吃喜不喜歡吃。這樣一來,身邊的廚子手藝都是一流的,就是沒幾個瞭解養身之道。不需要了解。
她也好不到哪兒去,看書總離不開詩詞戲本子,得了醫書的第一反應是“得快點兒給阿潯拿去”,看都不看內容就送出去。貼身服侍的僕婦對養身之道也是隨大流,大家都知道的,她們也知道;大家一知半解的,她們也跟著犯迷糊。
現在飲食上方方面面都仔細著,身體調理好是遲早的事。
這個月下旬,葉世淇和葉冰的婚事先後定了下來。
與葉世淇定親的是禮部郎中趙大人的長女,與葉冰定親的是太常寺少卿孫大人的次子。
王氏打算讓兄妹兩個今年都成親。尤其葉冰,越早嫁出去越省心。
說句不厚道的話,她有時候都覺得這個女兒簡直就是個燙手的山芋。她是做孃的,這陣子卻是越來越看不透女兒真切的心思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