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節
不是風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節,全世界都以為我是學渣,不是風動,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巧認真地站在那裡,像是被粉筆折斷這件事困擾了一下似的——緊跟著,他看見鹿行吟突然轉身,快步走向他的課桌,隨後從裡面掏出了……一件毛衣。
那兩件毛衣昨天顧放為專門換了個袋子給他裝著,不知道鹿行吟什麼時候又給換回了廉價的塑膠布袋子。
鹿行吟抱著那件白毛衣跑到他跟前,眼睛垂下來,輕輕說:“不說對不起,那,這件衣服送給你。”
“我奶奶親手織的。不太好看,但是很暖和。”鹿行吟抬起眼看了看他,似乎是在斟酌,又小聲補了一句,“是……奶奶做大了一件,穿不了,就,先送給你。”
第35章
鹿行吟沒有跟任何人說過他的性取向的事。或者說,在他接觸網路之前, 冬桐市沒有給“同性戀”這個現象勻出一個專門的空間來, 與之相關的一切都隱匿在平靜的、透明的深水之下, 沒有人覺得奇怪,但也沒有人討論這件事。
鹿行吟知道冬桐市清水巷裡有一對老奶奶,不結婚, 彼此照料, 散步時手牽手一起走。他曾經以為她們是姐妹,但是問一問姓名, 卻不同姓, 更何況長得不像。
從小到大, 他對女性的感知都更偏向於親情與敬重,同齡人中, 也只有面對男性時,會體驗到青少年特有的悸動與羞恥。在發現這一點的那一天, 他就平靜地接受這個事實, 如同河流接受一場雨水。冬桐市小,是平靜運轉的小齒輪, 無法容納更多的行差踏錯, 反而卻在其他地方顯得更加寬和。沒有人會去追究別人的事, 路上遇見了, 偶爾問個好, 說一說鄰里雞毛蒜皮的小事, 這就是他們所關心的一切了。
上初中後就是寄宿學校了, 他申請了走讀,每天多花二十分鐘走路回家,早晨也要早起二十分鐘。這四十分鐘被他用來背語文和地理,後邊他地理考了全市唯一的一個滿分。
後面他學會用學校微機室上網了,也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個手機——鹿奶奶省下自己的養老金給他買的。他原來不要,後面鹿奶奶說:“別人都有,你也拿著。”
那個手機就是放在全班,也算得上相當精美貴重,4g還沒有普及的時候,他的手機已經算得上很智慧了,是觸控式螢幕的,刷什麼論壇都很快。他下載了很多電子書用來學習,也因為一些機緣巧合的途徑,經過一些同性交友論壇,不過他進去看了看,不是很感興趣,也沒有遇到什麼喜歡的人,就擱置了,安心學習,想以後找個好一點的工作,把鹿奶奶接去省會城市休養治病。
那時候鄰里哪個家長因為小孩談戀愛被發現鬧得雞犬不寧,不免都會拿鹿行吟做榜樣:“看看鹿奶奶家那孩子,長得標誌,又高又白成績也好,喜歡他的小姑娘多到哪裡去了,怎麼人家都不談戀愛,知道學習呢?”
也有鄰居阿姨笑著說過:“行吟不是池中物,以後要一飛沖天的,哪能留在我們冬桐市結婚生子。以後恐怕找女孩啊,眼光高。哪個姑娘要追他,恐怕要跟他一起考清華北大!”
這些話裡不帶惡意,反而像是多出了一些企盼和欣慰,他們這個市鎮讀大學的都不多,大多數初中畢業就去打工了,或是回到更遠的老家去“振興旅遊經濟”,滿大街空空如也,到處擺攤賣副食,除此之外就是本地的傳統生意賣窗簾,門面落上厚厚的灰塵。
這些話鹿行吟都聽過,沒有說中的,只是鹿奶奶心細如髮,偶爾他自己也會想,網上說朝夕相處的父母長輩最瞭解自己的孩子,沒有什麼是他們不知道的,或許鹿奶奶知道,只是一直不說。
又或者,鹿奶奶其實什麼都不知道,是他自己心亂。
一紅一白的毛衣,一件大一點,一件小一點,一模一樣的紋路和質地,彷彿他和他之間,就擁有了某種連結。他喜歡這種連結,像他喜歡進入霍家之後和他的這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