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議迎堡宗,朱棣重生土木堡,崛起的石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
朝會。
心思各異的群臣們,再一次站到了一起。
禮部侍郎胡濙出列道:“啟奏陛下,臣為正統奸臣錄總撰,初步編訂正統年間諂媚王振、孫氏一黨等臣八十一人,請陛下御覽。”
八十一個人!
這是什麼概念,這還只是初版!
很多人頓時交頭議論,這個胡濙作為多朝老臣,辦事還真是會替景泰著想,盡心盡力的去編撰這份奸臣錄。
初版就涉及京官八十一人,真等他編完,豈不是我們這些在朝為官的,大部分都成正統一朝的奸臣了嗎?
胡濙彷彿沒有聽到其餘臣子對他的指指點點,在他看來,這幫人又怎麼能知道自己更加高尚的想法。
王誠上前,將初版接來,隨後交到在龍椅上坐著的朱棣手中。
底下的臣子很是疑惑,因為這次上前來的宦官是個生面孔。
或許王誠最近在內廷竄起來的很快,可這些眼比天高的朝臣們是不會去怎麼關注內廷某個太監的起落的。
當王誠第一次站在奉天殿上,許多人都是懵了。
這傢伙是誰?
興安呢?
金英呢?
這二位大襠,才是眾所周知的內廷扛把子啊!
正常情況下,的確該是興安或是金英來做這件事。
此前,王誠不過才是個司禮監的第三秉筆,就算有乾清宮之便,如此重大的事,也不該由他這個內廷中的小輩來做。
但問題是,金英已經被拿下了。
金英在上次政變中,以勾結孫氏一族,蠱惑太后之罪被京營千總胡立率領京營兵士捉拿,雖然還沒死,但是也正在被關押在南海子。
除非天神下凡來救,否則一輩子是出不來了。
所以作為第三秉筆的王誠,順理成章地接任成為了當下司禮監的次筆。
興安依舊是司禮監的掌印,可相比於楊善之流,在內廷供職數十年的老襠興安卻是十分清楚當下的局勢。
對他而言,現在是該退位讓賢的時候了。
興安最近皆以告病為由拒絕出席朝會,藉機澹出朝堂視野,就連司禮監的事務也逐漸移交次筆王誠辦理。
對於這些,朱棣看在眼裡,卻是一直沉默。
所以皇帝的態度很明確,是有讓王誠執掌司禮監的意思。
雖然興安目前還是司禮監的掌印,可真正掌權的到底是誰,內廷的諸多宮娥、太監以及妃嬪們,全然明白。
王誠背靠景泰皇帝,打掉金英,壓住興安,儼然成為內廷如今唯一的大襠,也是從現在開始,繼王振之後,內廷又出現了一位老祖宗。
這個老祖宗,正是朱棣一手提拔起來的王誠。
王誠的發家事蹟和王振有些許相似之處,都是背靠皇帝的信任,才得以能在內廷呼風喚雨。
至於說王誠能打掉金英,壓制興安,則完全是因為他依附的朱棣掌握了大權,與他個人的能耐關係不大。
就算王誠本事再大,朱棣沒有實權,他在內廷也完全不能和金英、興安這兩個老牌的大襠相抗衡。
這樣看來,太監跟了一個好主子,是有多麼重要。
但是相比於王振的禍國亂政,王誠就顯得精明許多,他對自己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楚,做事很讓朱棣放心。
興安的明哲保身,為他避免了血光之災,即便是王誠有心清算,礙於朱棣還沒發話,也只好作罷。
朱棣不會濫殺,只會殺該殺的人。
興安一直以來都算是比較老實,之前朱棣也大有招攬他的意思,興安雖然沒有完全靠過來,卻也自此和孫若微斷了聯絡。
要是再動手殺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