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章 加耗歸公,朱棣重生土木堡,崛起的石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糧長交給衛所,由衛所派出運軍,全程運送到北京。
這樣一來老百姓再也不用承擔轉運任務,不會因此而耽誤農時,他們只需要根據里程付費就行了,如此一來軍民雙方都會感到方便。
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也是如今河南的問題,有“加耗”的權利,也就導致地方一些本來地位不高的基層小吏,現在權利非常的大。
比如那些第一步負責徵收漕糧的各地糧長,星羅棋佈的遍佈全國,這些人的官職非常低,甚至沒有品級,但卻掌控著數里之地的漕糧徵收。
徵多少,加多少,還不全是他們說了算?
從這些糧長,到地方河道衙門,甚至是京城中樞內的朝堂要員,一整條利益鏈的人都吃了這加耗的紅利,那就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時候。
畢竟,賺錢嗎,誰還嫌棄賺的少?
現在到底要行什麼新漕法,朱棣一時之間也想不到,這需要朝廷大臣們群策群力,提出一整套新的規定。
目前看來兌運法已經是比較合適的了,只能先辦下去了。
朱棣想到這裡,說道:“你聽聽朕的想法,如果你覺得不對,你要和朕提,朕不一定會不聽。”
“第一,朝廷要立即確定新漕法,支運法和兌運法並行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要完全廢除支運法,全部採取兌運法。”
“第二,提升各地運軍士卒的待遇,為避免地方糧長有司濫加攤派,朕想要免除宣德五年的加耗則例。”
“也就是說,此後每年運軍從各地衛所來往運輸漕糧的費用,全部由朝廷承擔,從根本上杜絕加徵加派。”
于謙聽完,點頭說道:“陛下說的這些,臣沒有意見,但是如今河南河道衙門已罷,朝廷需要一個人到河南去主持大局。”
朱棣一聽,就知道他已經有人選,於是道:“你有話就說。”
于謙也不藏著掖著,直接說道:“臣舉薦鎮遠候顧興祖,這個人,陛下應該也熟悉,他在景泰元年時因北京保衛戰加封過。”
朱棣頷首,思忖不已。
顧興祖是景泰元年始封的十一名新勳將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因為他爺爺顧成是洪武皇帝朱元章的帳前親兵,深得信任、戰功卓著。
這個人早在永樂年間就已經帶兵打仗,跟隨朱棣左右,朱棣也比較熟悉,知道他的品性。
所以,顧興祖是如今極少數祖上是開國大將,自己又因為景泰元年保衛北京的戰功而加封的勳貴。
他兼淮西勳貴集團、靖難功臣集團、景泰勳將集團三個身份於一身,如今在勳貴中的地位不低。
要他去,一是考慮到漕運總督這個職位也並不打算常設,二是現在除了他以外,其餘那些新封的勳將威望都不高。
漕運,聽起來像是管運糧的,但卻涉及地方州縣乃至河南至京軍的諸衛所,水池子深得很,要不然也不會單單一個河南河道衙門,就養著幾萬的閒差。
這些人還只是記在賬面上的,暗地裡有多少見不得人的勾當,這些朱棣心裡都有數。
這種活兒單憑文官是幹不好的,得派有戰功的武將,以文官輔助,這樣才能鎮得住場子。
于謙的想法,和朱棣不謀而合。
派別的人到河南,不一定鎮得住場子,顧興祖從永樂年間一直到現在屹立不倒,是有他背後勢力支援的。
這樣的人,無論江南蘇松地區的富庶衛所,還是破產累賠的京軍衛所,或者河南地方衛所,他都是能鎮得住。
朱棣也不再猶豫,道:“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