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一章 比的就是耐心,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百四十一章比的就是耐心

來而不往非禮也,努兒哈赤父子在建奴大營裡琢磨怎麼把張大少爺害死,張大少爺自然也少不得在明軍大營裡琢磨怎麼把努兒哈赤父子坑死。雖然和努兒哈赤父子比起來,從小就喜歡坑蒙拐騙並且早有準備的張大少爺,手裡可打的牌明顯要多得多,不過大概又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吧,收兵回營之後,張大少爺頒佈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找到建奴的屯糧地所在!

“建奴的屯糧地?”新任遼東巡撫兼兵部侍郎袁可立滿頭霧水的問道:“張少保,義州城不是在建奴手裡嗎?那裡距離戰場不到九十里,又有城牆保護,難道建奴沒把糧草囤積在那裡?還用得著嗎?”

張大少爺不答,僅是向史可法使個眼色,史可法會意,微笑著替張大少爺答道:“袁大人,幾年前,小生也向少保問過類似的問題,結果被少保大人給狠狠罵了一頓——義州城的城防和距離確實很適合屯糧,可是它的位置太差了,位於錦州正北,遠離通往遼陽的遼東官道,既不利於建奴的後續糧草運輸,又不利於轉移搬運,建奴主力一旦戰略轉移,囤積在義州的糧草就成了大麻煩了,所以沙場老將努兒哈赤老建奴絕對不可能把糧草放在義州,只會放在錦州戰場的東面。”

“原來是這樣。”袁可立老臉通紅,訕訕說道:“下官在兵部幹了多年,可是臨陣指揮、屯兵積糧這些東西,下官實在還在是一無所知,胡亂插言,讓張少保見笑了。”說罷,袁可立趕緊退下,不敢再亂髮言,史可法則安慰道:“袁大人不用急,慢慢來,你的基礎比小生好多了。記得小生剛到張少保幕府時,替少保大人計算軍糧供需,就連民夫運糧路途也需要大量消耗這點都不明白,還好張少保及時指點,這才沒有釀成大禍,後來按著張少保的指點多看多學多問,現在才算是略窺門徑。”

“憲之不必謙虛,你學東西很快,現在已經長進多了,現在叫你帶一兩萬軍隊,估計已經絕對沒問題了。”宋獻策笑著誇獎史可法一句,又轉向張大少爺說道:“東家,搗毀建奴屯糧地固然是一個沉重打擊建奴士氣鬥志的好辦法,可是老建奴努兒哈赤和皇太極也不簡單,偷襲他們的糧倉怕也沒那麼容易,我們最好還是多做幾手準備的好。”說罷,宋獻策又補充道:“還有,要防著建奴那邊也打我們屯糧的主意,努兒哈赤老建奴也是一個劫糧的高手。”

“我們的糧倉問題不大。”張大少爺頗為自信的說道:“筆架山孤懸海中,易守難攻,建奴就算發現了我們的糧倉所在,也沒機會動手。”

“東家,小心駛得萬年船。”宋獻策警告道:“從今天的接觸戰來看,建奴與我們實力相當,這場仗很可能打成僵持局面,時間長了,難保我們不會出現疏忽。而且筆架山每到退潮時,軍隊戰馬就可以直接上島,如果建奴那邊有精通天文地理的人,不難算出筆架山什麼時候最危險。”

“那麼讓趙率倫帶薊騎隊去筆架山,協助防禦,他性格謹慎,可以託付守糧重任。”張大少爺很能聽取別人的忠告,立即改變主意命令道:“從今天開始,每隔半個月,輪換換一隊屠奴軍上島助守,預防萬一。”那邊張石頭答應,趕緊派人傳令。張大少爺又向宋獻策問道:“宋師爺,你認為我們現在打出阿敏那張牌,時機是否恰當?”

“東家,學生認為努兒哈赤老建奴有一段話說得非常之好。”宋獻策沒有正面回答,只是緩緩說道:“打仗就好象砍樹,一斧頭根本不可能砍斷,必須用斧子一斧一斧去砍,漸漸折斷;勢均力敵的敵人,必須要一點一點的吃掉敵人的兵力,把敵人削弱到了極限,然後再一舉摧之。——如果把建奴大軍比做一棵大樹的話,那麼阿敏不過是這棵大樹的一根枝條,還是一根不怎麼粗壯的枝條,就算立即砍斷了,對這棵大樹又能有多大影響?而且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