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四章 神秘山宗,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百二十四章神秘山宗
李應薦臨死時喊的那兩個字被胡良輔帶回京城後,又很快透過東廠的渠道,直接送到了已經把總督衙門搬到寧武的張大少爺面前,張大少爺不敢怠慢,立即把這兩個字寫在紙上,對著‘山宗’兩個字仔細端詳起來。
以張大少爺的聰明,當然很快就發現,把山宗兩個字上下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崇字——隱含暗指某個巡撫的名字。但這麼一來,就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如果李應薦是打算揭露此人就是寧遠兵變的主謀,那麼在生死關頭,李應薦為什麼不直接叫出這個人的名字?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又浪費力氣和時間,喊出‘山宗’兩個字,讓胡良輔一定要把這兩個字帶回京城?以當時的情況,李應薦如果直接喊出某巡撫的名字,那不就立即證明了某巡撫的罪名,為什麼還要喊‘山宗’兩個字來讓朝廷猜謎?李應薦有這個必要麼?
“莫非和小說裡一樣,山宗是一個組織或者幫會的名字?”張大少爺忽然閃過一個念頭,自言自語的說道:“如果真的存在山宗這個組織,那一切都可以解釋了——李應薦在寧遠城裡明查暗訪,發現寧遠軍隊中存在山宗這麼一個組織,但瞭解得不深,也不知道那個人是否也在這個組織中間,而寧遠兵變的發起人,很可能就是這個山宗組織,所以李應薦在臨死時大聲叫喊,就是想讓朝廷知道這個組織或者幫會的存在。”
“十有八九是這樣。”張大少爺一拍那兩個大字,分析道:“說不定殺害李應薦那些亂兵中,就有李應薦知道的山宗成員存在,所以李應薦馬上明白,寧遠兵變的背後站著山宗這個組織,這才大聲叫喊,讓有可能逃脫亂軍毒手的胡良輔通風報信!”
得出了這個結論後,張大少爺自然要去尋找證據證明,雖然寧遠軍隊已經被某巡撫經營得潑水不漏,針插不進,但很幸運的是,張大少爺的嫡系屠奴軍中,就有兩個來自遼西將門的趙率倫和吳三桂,另外還有一個曾經在遼東呆過一段時間的吳六奇。不過張大少爺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更不想打草驚蛇,而是順便找了一個藉口,先讓張石頭把在遼西將門中沒有過深淵源的吳六奇叫來,單獨與吳六奇密談——當然了,也正因為吳六奇並非出自遼西將門,所以張大少爺也夢想能夠一舉揪出山宗這個埋藏在大明內部的毒瘤,能夠找到一點蛛絲馬跡,也就差不多了。
“山宗?沒聽說過。”和張大少爺預料的一樣,吳六奇對這個詞語果然是滿頭的霧水,茫然搖頭答道:“末將在遼東的時候,遼東軍隊里拉幫結派的是不少,可都是以帶兵將領為首領,各帶著一幫人在軍隊裡生活而已,平時裡圖個打架的時候有幫手,吃飯喝酒時有個朋友,可從來沒聽說過那些人象江湖門派一樣,在軍隊裡搞門派,更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山宗。”
“那你對寧遠軍隊的瞭解,又有多少?”張大少爺死心的問道:“我記得你好象是天啟五年四月去的遼東吧,在山海關當了半年多的百戶,怎麼著也得和寧遠軍隊有些接觸吧?”
“當然有過接觸,而且我還去過一次寧遠城。”吳六奇點頭承認,介紹道:“寧遠軍隊的情況,和其他地方的大明軍隊情況都差不多,大部分計程車兵都是張大哥你說的炮灰部隊,幹苦役修城牆,種田耕地收糧食,待遇極差,打仗時也就是躲在後面運運糧草,派不上大用場。真正的軍隊主力,十成裡只佔一兩成,這樣軍隊的待遇和伙食都很好,上好的武器也是優先裝備給他們,打仗的時候也就是靠他們在前面衝鋒陷陣,他們要是跨了,整隻軍隊也就完了。”說到這裡,吳六奇忽然想到一點什麼,忙補充道:“對了,寧遠軍隊對主力精銳挑選,和其他軍隊有一點不同。”
“那點不同?”張大少爺來了精神。吳六奇頗有些害羞的答道:“這話說了,張兄弟你可別笑我。當時你舉薦我去孫閣老麾下效力的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