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子少保,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的糧荒困擾,不僅是寧遠軍隊大量種植狗薯、土豆和玉米等高產植物,一向視農耕為洪水猛獸的建奴軍隊也在遼東和朝鮮開始推廣種植高產作物,以求糧食自給。至於寧遠軍隊和建奴的糧種來源,神通廣大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役竟然查不到半點端倪,只能推斷是漢奸商人在大明內地採購,透過蒙古草原或者海路走私到了遼東。而在密信的最後,魏忠賢要求張大少爺儘快平定陝西賊亂,讓大明朝廷騰出手來,集中所有人力物力,除掉山宗這個大明毒瘤,光復遼東全境。
“砰!”看完密信,張大少爺氣得一拳錘在桌子上,惱怒道:“剛除掉張家口八大奸商和李家兄弟,竟然馬上又有奸商向遼東走私糧草軍需,還把高產糧食也走私過去,大明朝這是怎麼了?到底是怎麼了?”說罷,張大少爺又李應良問道:“李公公,既然又發現了有奸商向建奴走私糧草軍需,那十有八九和袁崇煥那個親兄弟袁崇煜有關,東廠和鎮撫司有沒有調查他?”
“沒法查,他跑了。”李應良無可奈何的答道:“在來以前,老祖宗就知道幹叔叔你要問這個問題——老祖宗也派人去查袁崇煜的,可那個袁崇煜太滑頭了,正月裡就從天津衛出了海,有訊息說是逃去了扶桑,他的家產現銀也轉移得乾乾淨淨。鎮撫司仔細調查顯示,袁崇煜很可能是早就做好了逃跑準備,所以等我們的人趕到東莞和藤縣查抄時,家產和浮財早就轉移光了。”
“真的逃了嗎?”張大少爺冷笑道:“扶桑的九州島長崎港雖然有航線直通遼東,但扶桑國小缺糧,海上航路也多風多浪,風險極高,袁崇煜要想給他哥哥和建奴做好後勤工作,沒那麼容易,我敢打賭,袁崇煜不過是玩了一個金蟬脫殼,他肯定還在大明國內,隱姓埋名給建奴搞後勤。”
“是嗎?那侄子回京以後,一定向老祖宗如實稟報,請老祖宗派人仔細偵緝。”李應良將信將疑的答道,又問道:“幹叔叔,那你還有沒有什麼書信或者口信讓侄子帶給老祖宗的?”
“當然有,不過得等一等,我晚上寫好書信明天再請你帶回去。”張大少爺微笑答道:“還有,李公公你難得來一趟陝西,我讓人給你準備了一點土特產,讓你嚐個鮮,走的時候也請一併帶上。”
山宗的存在,對張大少爺、魏忠賢和知道內情的部分良知未泯的大明官員來說,無疑就是象吃了蒼蠅一樣的噁心,而更噁心的就是,張大少爺和魏忠賢等人都知道山宗人人該殺,可偏偏就投鼠忌器,說什麼都抓不到機會割掉這個大明毒瘤——畢竟山宗背後還有建奴這個後臺,在大明朝廷的人力物力已經主要投入陝甘戰場的情況下,一旦對山宗下手,山宗必然倒向建奴,抗擊建奴的戰線也必然推到山海關下,到時候建奴的鐵騎加上寧遠的火炮,山海關到底能不能守得住,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了。所以現在對大明朝廷來說,暫時維持現狀無疑是最佳選擇,只有解決了陝甘賊亂的問題,才能全力解決遼東問題,否則的話,在陝甘賊亂尚未根除的情況下抽調人力物力去解決遼東問題,就會象歷史上的崇禎朝一樣,按住葫蘆浮起瓢,最終被亂賊和建奴聯手活活耗死!也正是因為這樣,張大少爺才不得不在給魏忠賢的回信上提醒魏忠賢,現在最好還是爭取時間,只要再爭取一到兩年的時間,解決了陝甘問題,再想解決遼東問題就容易多了。
正讓宋獻策為自己代寫回信的時候,門外親兵稟報說洪承疇求見,張大少爺同意接見,片刻後,洪承疇被親兵領進房中,先是向張大少爺再次道謝,感謝張大少爺的脫罪之恩,又吞吞吐吐的向張大少爺提出,想要單獨領兵押糧去平涼府發放賑糧,順便配合滿桂騎兵,殲滅已經被滿桂軍隊驅逐到靜寧一帶的大賊頭神一元和神一魁兄弟——再順便給自己撈一點油水和戰功。張大少爺只思索了片刻,立即就答應了洪承疇的請求,同意洪承疇率軍八千出戰,配合滿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