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殺俘,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其間的亂賊主力發起總攻。一番血戰下來,明軍大獲全勝,殺敵接近五千,自身損失卻相當微小。其後兩天,穩操勝券的明軍連續兩天發動強攻,斬獲累累,亂賊軍傷亡慘重,屍滿溝渠。
連續三天大勝,穩定了軍心又鞏固了自己的指揮權威,到了第四天,洪承疇鑑於亂賊主力拼死抵抗,自軍的傷亡數字也逐漸上去,便迅速改變策略,改強攻為封堵,以飢餓折磨敵人消弭敵軍士氣,以便將來以最少代價獲取勝利。而亂賊軍隊在十餘天中連續數次突圍慘遭失敗後,在西安城中搶掠而來的軍糧徹底告罄,士卒疲憊飢餓不堪,人皆相食,殘軍接近崩潰。面對如此困局,王自用、吳延貴與馬守應等殘存的幾個賊頭再次派出使者求見洪承疇,懇求洪承疇允以投降保命。這麼一來,張大少爺最害怕的棘手問題,也終於落到了洪承疇手中…………
“到底接不接受亂賊投降呢?”儘管亂賊軍隊提出的條件已經十分簡單——只要能夠活命,那怕坐牢受審都行,但洪承疇和張大少爺一樣,同樣考慮到了接納這些亂賊投降後的善後問題,“這些亂賊都是造反作亂的老油子了,現在走投無路了向我投降,接受他們投降,他們走出了這個山谷又重新造反,朝廷和張部堂追究起來,倒黴的人就肯定是我。而且就算他們沒有立即造反,可陝甘饑荒嚴重,各地駐軍還有許多人吃不飽飯,上那裡去找這麼多糧食餵飽他們?吃不飽飯,把他們逐回原籍還不是得繼續造反?到時候朝廷和張部堂責問,倒黴的人還得是我!可如果不接受他們投降…………。”
盤算到這裡,洪承疇陷入了矛盾,有心想拒絕這些亂賊投降吧,又擔心亂賊走投無路下拼個魚死網破,造成自軍的巨大傷亡不說,萬一不慎讓這些亂賊突圍成功,把煮熟的鴨子放跑,那自己可就真是得學左良玉到張大少爺面前負荊請罪了,而且已經有了些指望的陝甘總督職位,這輩子只怕也要永遠和自己說再見了——張大少爺的話說得多對?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可要是接受了這些亂賊的投降,殘餘的八九萬亂賊士卒和他們的家眷又怎麼安置?自己上那裡去找那麼多糧食安撫他們去?出了事誰來替自己扛這個責任?
反覆盤算著,一個念頭忽然浮現到了洪承疇的腦海中——白起!剛開始想到這個念頭,就連洪承疇自己都嚇了一跳,做夢也沒想過自己竟然產生這樣的念頭,可是就是在洪承疇努力把這個念頭從腦海中趕開時,三月三十那天張大少爺向他交代的話不由又在他腦海中迴盪起來,“要是這些亂賊象以前一樣,降而復反,勞而無功,朝廷追究下來,我可真不知道該怎麼幫你說話了。”同時一個新的念頭也逐漸浮現在了洪承疇腦海中,“張部堂年紀輕輕就能當上五省總督,除了有一個好乾爹之外,主要不就是因為他的戰功麼?沒有他在盛京漠北殺得血流成河,屍積如山,就算九千歲再怎麼力挺,皇上和朝廷也把會把五省軍隊交給他吧?就算是九千歲自己,恐怕也沒這麼大的膽量把半個朝廷的家底交給張部堂吧?”
是夜,洪承疇的帥帳燈火徹夜未滅,到了第二天上午、同時也是大明天啟九年四月十八日上午,洪承疇升帳召見亂賊使者,決定接受殘餘的八萬兩千餘名亂賊士卒及他們的家眷婦孺投降,條件則是亂賊軍隊必須無條件放下武器,然後再由明軍重兵押往陝西,按籍貫逐回原籍。亂賊使者回稟吳延貴、王自用和馬守應等賊頭後,眾賊頭雖然心有疑慮,但也無可選擇,只能乖乖接受洪承疇的條件,全體放棄武器,向洪承疇納降。
兩天後的四月二十一夜裡,用僅可勉強餬口的簡單口糧讓亂賊降兵放鬆警惕後,一件永遠銘記於大明史冊的大事在廢丘關外發生——陝西巡撫洪承疇親自指揮嫡系軍隊,將無條件投降的八萬兩千一百九十三名亂賊降兵及其家眷,盡數屠殺!僅有四名羅汝才的美貌妻妾得以倖免,被出了名好色的洪承疇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