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叫自作自受,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熹宗才和魏忠賢交換一個眼色,由明熹宗問道:“熊愛卿,你的方略很好,張愛卿也說過,他這次的遼東大捷,看似因為戰術得當才取得的大勝,可實際上卻是攀附在你的三方佈置方略上——哦,現在已經是四方佈置方略了。總之一句話,這次的遼東之戰你雖然沒有參加,但你仍然有大功,也證明了你的方略十分正確,最為適合遼東戰場。”

“微臣叩謝皇上厚贊。”熊廷弼激動磕頭,又難得替張大少爺說了一句好話,“不過微臣主張的只是堅守,張大人卻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加以反擊,並取得成功,可見張大人才是真正得兵家詭道之精髓——而微臣只取一個以眾凌寡的兵家正道,變通稍有不及。”

“張愛卿是將星轉世,是上天和先皇賜給朕的擎天護駕之臣,只可惜年紀輕了一些。”明熹宗點頭,又問道:“熊愛卿,朕今天最想問的就是,如果遼東戰場繼續採用你的方略以守待功,消耗建奴實力,那麼我們大明軍隊應該什麼時候發動總反擊,全面光復遼東?又該採取什麼戰術反擊,才能徹底殲滅建奴?”說到這,明熹宗又往張大少爺一指,說道:“張愛卿,你也說說你的反擊方略,朕也要聽聽你的意見。”

“謝皇上。”熊廷弼當仁不讓,搶先說道:“微臣認為,目前建奴勢大,不可急切求戰,而是應該固守城池,精練士卒,屯草聚糧積蓄力量,同時四面襲擾,使建奴主力疲於奔命,日夜不得安寧,迫使建奴分兵四方。待到時機成熟,再四方一起發力,將建奴各旗各個擊破,遼東光復,指日可期矣。”

“那需要多少時間呢?”明熹宗追問道。聽到這話,張大少爺的心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還好,熊廷弼沒有喜歡吹牛的毛病,只是如實答道:“回皇上,具體需要多少時間,老臣也不知道。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能保證遼東的形勢會發生什麼改變,在什麼時候發生改變,但老臣堅信,只要大明朝廷堅持老臣四方佈置的方略,平定建奴和光復遼東只是時間問題。”

“謝天謝地,如果我丈人喊出五年平遼的口號,我就得考慮和他斷絕關係了。”張大少爺鬆了口氣。明熹宗則不置可否,又往張大少爺一指,張大少爺會意,趕緊答道:“回皇上,微臣也認為要想平定建奴,必須先練精兵,薩爾滸、渾河與廣寧三場大戰,我大明軍隊精銳盡失,剩下的軍隊缺乏訓練,缺少銳氣,上了戰場也告無用,微臣在錦州之時,手中兵力名為兩萬,實際可戰之兵,僅有四千,而建奴的主力足有四萬有餘,是微臣十倍,導致微臣只能據城堅守,乘虛偷襲,無法與建奴正面決戰。所以微臣認為熊大人提出的精聯士卒積蓄力量一條,十分正確,也切合實際。同時微臣也認為平定建奴和光復遼東不可急切,需要徐徐而圖,但只要堅持原則不變,平定遼東也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力量積蓄足夠之後,我們大明又該如何反擊建奴呢?”明熹宗追問道。張大少爺偷看了一眼岳父臉色,硬著頭皮答道:“這一點,微臣與熊大人理念稍有不合——遼東偏遠,地廣林密,建奴又有建州後方為軍依託,倘若我大明軍隊正面推進,建奴又依險而守或者飄忽遊擊,我大明軍隊沒有三兩年的時間休想將建奴徹底殲滅。所以微臣認為,最好的反擊手段應該是引蛇出洞,誘使建奴主力傾巢而出,與我大明軍隊決戰,力爭一戰而定乾坤。”

“一戰定乾坤?當年王化貞也是這麼說的。”熊廷弼毫不客氣的向女婿譏諷道。張大少爺也不生氣,只是辯解道:“熊大人,王化貞一戰定乾坤遭到失敗有兩大原因,一是軍隊戰力不如建奴,二是戰場不利我軍發揮。而我提出的一戰定乾坤,是建立在軍隊戰力勝過建奴、至少與建奴不相上下的基礎上,還有建立在把建奴主力誘到對我軍有利的戰場上決戰。”

“那麼你認為那一個戰場,才最適合大明軍隊與建奴主力決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