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使者陸萬齡,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擋建奴隨時可能到來的進攻。”
老實說,張大少爺剛上任就下來放棄兩個城池,要換那些不懂軍事的言官御史,光口水都能把張大少爺淹死,而這些久經沙場的武將卻知道這個策略的正確性,所以包括右屯守將趙率教和小淩河守將吳襄在內,都是歡天喜地的答應——畢竟他們也不想孤軍被建奴包圍在右屯或者小淩河。不過這麼一來,老於軍事的馬世龍和滿桂就聽出不對味了,一起向張大少爺問道:“張大人,末將聽說你在山海關的時候,可是保證要在立春前攻下海州啊?怎麼你到了錦州後,反而採取了守勢?”
“糟,差點說漏嘴了。”張大少爺尷尬的揉揉鼻子,又對在場的眾將不是完全放心,不敢洩露機密,只能靈機一動說道:“這不是守勢,是保衛糧倉,錦州一帶本來就囤積有十幾萬石糧食,過不久山海關又要送十萬石糧食來,我們要是不把錦州這座糧倉保護好建設好,又怎麼發動將來的戰事?”
“哦,原來如此。”急著立功贖罪的馬世龍信以為真,當即答應。滿桂則大失所望,心說看來蠢貨始終還是蠢貨,這個笨蛋還是不明白現在應該堅守,而不是進攻。那邊張大少爺吼道:“都還楞著幹什麼?執行軍令!本官今天沒給你們準備酒宴款待,要想和我一起喝酒,等把右屯和小淩河的大明軍民百姓都撤回來再說!”
靠著馬世龍的全力協助,剛上任的張大少爺釋出的軍令很快得到了較好執行,距離錦州最近的小淩河城首先開始佈置撤退,把囤積在小淩河城裡的糧草軍需運回錦州,存放進錦州駐軍搶修出來的房舍裡,還有錦州駐軍乘著天暖搶挖出來的地窖裡,同時小淩河城城裡城外的遼東百姓也開始向錦州撤退,靠著軍隊的幫助和保護,撤退時還算有條不紊,總算沒有出現歷史上高第下令撤退時百姓屍體載道的慘景。孤懸在錦州西北的右屯因為民少糧寡,撤退更是容易,趙率教的軍隊才一個來回,就把右屯的百姓糧草全部遷移回了錦州。但這麼一來,廢棄數年的錦州城中難免人滿為患,同時建奴無孔不入的探馬細作也迅速察覺到張大少爺的異動,並將訊息迅速送回瀋陽城中。
人滿為患好解決,砸銀子買通了太監監軍的張大少爺根本無法無天,拿出軍糧為報酬,僱傭百姓出城砍伐木材,搬運石頭,趕造守城器械、搶修城牆和城中房舍,很快就把五萬多百姓的空閒人力吞噬得一乾二淨,軍隊百姓皆大歡喜,無不是爭分奪秒的搶修城牆,建設工事。而建奴細作卻不好對付,在發現杜家堡以東的建奴斥候數量陡然增多後,張大少爺立即明白——建奴努兒哈赤也開始懷疑自己的真正用意了。為了爭取備戰修城的時間,咱們一向喜歡兵不厭詐的張大少爺很快又琢磨出一個缺德主意,並且把自己從京城拉來的陸萬齡叫到面前……
…………
和張大少爺預料的一樣,瀋陽城裡的努兒哈赤確實起了疑心,十月中旬的一個早朝上,再一次確認了張大少爺在瘋狂搶修錦州城防的訊息後,努兒哈赤揪著花白的大鬍子開始自言自語了,“張什麼的那個小蠻子,竟然把右屯和小淩河的蠻子軍民和糧草軍需都撤進了錦州?還在拼命的搶修錦州城防?他到底想幹什麼?”
“阿瑪,兒臣從細作那裡瞭解了一下。”同樣產生懷疑的皇太極說道:“根據細作的回報,錦州的民間傳言倒是張好古蠻子在修糧倉,準備把錦州當成攻打海州的糧倉使用。可兒臣總覺得有點奇怪,修一座糧倉,至於需要這麼多百姓軍民嗎?或者說,張好古那個小蠻子根本就不是想來打海州,而是想守錦州?”
“貝勒爺放心,奴才以為就憑張好古那個小蠻子,還沒這樣的計謀頭腦。”范文程先自信滿滿的猛貶張大少爺一句,又說道:“不過如果讓他修好了錦州城牆,我們大金再想攻破錦州,勢必要困難一些,所以奴才認為大金應該立即組織軍隊,以最小代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