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自投羅網,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腳踹在跪在面前的倒黴蛋胸口上,把那個身體單薄的倒黴蛋喘了一個四腳朝天,可那倒黴蛋連呻吟都不敢,馬上又爬起來重新跪倒在魏忠賢面前。魏忠賢又哼道:“不過你來晚了一天,就在昨天,皇上已經批准了孫承宗的請辭,詔書也已經發出去了。”

“已經批准了?詔書也頒佈了?”張大少爺腦袋一暈,差點沒一屁股坐在地上——咱們張大少爺的歷史知識雖然淺薄,可好歹也知道孫承宗辭職獲准後,明熹宗和魏老太監又派了一個叫高第的廢物去守遼東,結果這個貪生怕死的廢物點心上任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線屯糧全部燒燬,軍隊全部調回山海關,不僅丟掉了孫承宗好不容易修築的錦州、右屯、大淩河三座新城和大量軍需糧草,還成全了袁崇煥的寧遠威名,導致日後朝廷耗盡國力去修那條從來沒起過作用的寧錦防線,為明朝覆亡埋了種子!所以張大少爺才急急忙忙的從山東趕回京城,為的就是力勸魏忠賢保住孫承宗,以免重蹈歷史覆轍——但很可惜,張大少爺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步。

“雖說孫承宗和咱家的關係不怎麼樣,可咱家也不想讓他辭官,可是他一手提拔的遼東總兵馬世龍在柳河打了敗仗,折損上千軍隊,前鋒營副總兵魯之甲和參將李承先雙雙殉職。”提到孫承宗和遼東,魏忠賢臉色迅速又陰沉下來,恨恨說道:“結果朝中言官御史紛紛上表彈劾孫承宗用人不當,輕敵冒進,孫老頭一怒之下就遞交了辭呈,態度還非常堅決,皇上和咱家怎麼勸都沒用,皇上和咱家都沒辦法,只好准許了他辭官歸隱。”

“孫承宗堅決辭職,恐怕不只是柳河之敗這麼簡單——他是東林黨,現在朝廷裡的東林黨都快被你魏老太監殺光趕絕了,孫老頭朝中無人孤掌難鳴,為了求個善終,恐怕也只有辭職一條路可走了。”張大少爺心下分析,卻不敢當面說出來。稍一遲疑後,早就做好了預防萬一準備的張大少爺又雙膝跪下,向魏忠賢磕頭說道:“乾爹,既然孫大人辭官一事已經無法挽回,那麼不管是誰去接替孫大人經略遼東,孩兒都想向乾爹獻一條遼東戰略,請乾爹務必指導新任遼東經略使推行。”

“哦,想不到我兒不僅精通詩書,還懂得軍事,什麼遼東戰略,快快說來。”魏忠賢大喜問道。張大少爺從懷裡拿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遼東地圖,指著旁邊的書桌說道:“乾爹,你請移駕,讓孩兒在地圖上向你說明。”魏忠賢點頭,站起來又踹了那個倒黴蛋一腳,喝道:“廢物,你也給咱家過來看。”

張大少爺把遼東地圖攤開,先指明瞭京城、山海關、寧遠、錦州和瀋陽幾個重要所在,然後才指著山海關說道:“乾爹請看,這裡就是山海關,山海關不僅是京畿門戶,同時也是遼東經略府所在,防衛最是安全,兵力也最是充足——同時也是孩兒認為我大明軍隊與建奴韃子決戰的最理想場所!為什麼呢?山海關距離建奴老巢瀋陽足足有千里之遙,中間又有可以通行船隻的大、小淩河和三岔海,建奴主力如果在山海關下與我大明軍隊決戰,那麼我大明軍隊不需野戰,只需堅守消耗,待到天津和蓬萊的大明水師從海路北上,切斷建奴糧道歸路,關門打狗,不出數月,就可以把建奴主力徹底殲滅!與此同時,我大明東鎮(皮島)軍、朝鮮軍和水軍也可以乘勢偷襲建奴兵力空虛的老巢,令其首尾不能相顧,不戰自亂。”

魏忠賢不懂軍事,但張大少爺說得非常淺顯,魏忠賢還是能勉強聽得懂的。琢磨片刻後,魏忠賢沉吟著問道:“猴崽子,你說的這招可能會管用,可是大明軍隊和建奴主力在山海關決戰,山海關以北的城池和百姓怎麼辦?總不能全部放棄吧?”

“不,絕不能放棄!”張大少爺果斷搖頭,又解釋道:“乾爹,孩兒之所以向你解釋這個戰略,是因為前兩任遼東經略熊廷弼和孫承宗都是圍繞著這個關門打狗方略佈置,只是他們為了不使建奴警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