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初戰,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氣啊?”
“紀公公所言極是。”張大少爺點頭承認,又苦笑說道:“不瞞紀公公說,其實我早準備好了一大堆說詞,準備用言語鼓舞滿桂他們,可是剛才和他們說了幾句,我忽然發現我那套只能用來對付血氣方剛的書生,用來對付滿桂和黑雲龍這樣的老兵油子,說了也是白說,所以我臨時打消了這個念頭,準備用點其他的法子對付他們,把他們計程車氣和鬥志鼓舞起來。”
“依咱家看來,探花郎如果有辦法鼓舞士氣,最好把錦州城裡的百姓和其他軍隊計程車氣也鼓舞一下。”紀用踮到城樓面向城內的視窗旁,招手向張大少爺說道:“探花郎可以過來看一看,城裡現在可是快要亂套了。”
張大少爺依言走到窗邊,往窗外一看果然,錦州城裡果然已經是一片兵荒馬亂的模樣,街道上到處可見驚慌失措的百姓奔走亂竄,推著小車揹著包裹湧向城門,呼兒喚女的聲音此起彼伏,馬世龍雖然依令派出了軍隊維持治安,勉強壓制不使動亂擴大,但軍隊計程車兵也是一片慌亂模樣,徒勞的揮舞刀槍大吼大叫,壓根無法維持往日的平靜場面,很顯然,建奴大軍壓境的訊息已經傳到了民間。張大少爺果斷回頭,向城樓外的親兵喝道:“去給馬世龍傳令,讓他封鎖城門,錦州百姓許進不許出!再讓軍隊在民間宣傳,就說建奴已經頒佈了屠殺令,大明百姓見一個殺一個,只有留在城裡才有機會保命。”
“得令!”親兵領命而去。命令得到執行後,城樓下準備逃命的百姓很快被堵在城門內,再加上張大少爺的謊言嚇唬,大部分的錦州百姓膽戰心驚下信以為真,果然開始陸續的折頭回家,心驚膽戰的在家裡等待末日來臨,但也有少數的百姓堅持要出城避難,與城門守軍爭吵打鬥,哭聲一片。見此情景,張大少爺不得不又下令逮捕鬧事百姓,同時張大少爺心裡也很明白,自薩爾滸之戰以後,明軍除了在自己老丈人熊廷弼的率領下打過幾個勝仗,其他的戰役幾乎全是完敗,而每一次失敗之後,當地的漢人百姓不是被擄為奴隸,就是被建奴屠殺,有這樣的前車之鑑在前,錦州百姓的人心惶惶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張大少爺現在腦海裡盤算的,就只有一個問題,“該怎麼把軍隊和百姓計程車氣鼓舞起來,建立他們與城共存亡的信心?”
…………
臘月二十二的夜晚,在錦州軍民人心惶惶的情況下艱難度過,到了第二天天明的時候,建奴的前鋒部隊已經抵達了距離錦州僅有半天路程的杜家堡一帶,可錦州的四個炮臺中,西面和南面的炮臺仍然沒有完工,仍然是錦州城防的最大弱點。而張大少爺趕製的救火水龍在這一刻也發揮了重大作用,經過一夜的噴水澆淋城牆,夯土磚石堆砌的錦州城牆已經被冰塊完完全全的凍成了一塊,比之青石城牆還要堅固數分,在偶爾鑽出雲層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巍為壯觀,或多或少的穩定了一些軍心民心。
大敵當前,戰事迫在眉睫,在這種情況下,主帥的一舉一動無疑都將影響到軍隊士氣和百姓民心,而身為全權掌管錦州兵馬錢糧刑名的錦州兵備僉事張大少爺卻不慌不忙,僅是挑三揀四的穿上一件醬青色長袍,外罩黑色棉襖,又戴上一條白狐皮的圍巾,打扮得花枝招展,領著一大群錦州文武官員上到錦州城牆東門,一邊巡查防務,一邊討論敵情。但說來也怪,看到張大少爺那副處變不驚的風騷模樣,錦州軍民人心反而穩定都想,幾乎人人都這麼想——他孃的,你當錦州主帥的都不怕,我們還怕個屁?反正建奴就算攻破錦州,第一個要殺的人也肯定是你。
“吳將軍,建奴前鋒的行軍速度如何?”張大少爺抽空向負責哨探的吳襄問道。吳襄飛快答道:“根據斥候回報,建奴前鋒一直都是急行軍,大約一天走一百二十里,估計傍晚之前就能抵達錦州。”
張大少爺點點頭,不再說話,只是舉起望遠鏡舉起望遠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