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二章 仗勢欺人,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驚堂木,喝道:“升堂!”兩旁衙役齊唱威武,整齊敲動水火刑棍,震攝百姓肅靜。片刻後,威武唱罷,趙振業才又一拍驚堂木,喝道:“堂下所跪何人?為何擊鼓鳴冤?”
“回太爺,草民姓張,沒有名字,別人都叫草民張老漢。”那年逾古稀的窮老頭磕頭,抽泣著說道:“草民家貧,年過七十都無兒無女,只有一個瞎眼老伴,與草民相依為命,平時以賣粥為生。三天前的早上,草民挑粥到城裡賣,雪大路滑,不小心被石頭拌倒,米粥撒了,裝粥的陶罐砸了,草民也蝕了本錢,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眼看就要和老伴一起餓死,請縣太爺為草民做主啊。”說罷,那老頭拼命磕頭,放聲大哭。
“張老漢,你可有證人證明此事?”趙振業又一拍驚堂木問道。話音未落,站在趙振業背後的師爺走進堂中,跪到張老頭旁邊,磕頭說道:“太爺,小人就是人證,三天前,小人陪太爺巡視縣境,見到這位老漢坐在米粥中大哭,親眼看到了潑灑的米粥與砸破的陶罐。後來太爺你拿了自己的俸祿給這位老漢買米暫時度日,又讓他來公堂告狀。”
“咦?這是搞什麼鬼?”張大少爺滿頭的霧水,疑惑著低聲說道:“這個縣太爺既然親眼看到這樣的事,又拿了錢給這個老頭,怎麼不多給點?還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公子,我們縣太爺是清官,也是窮官,火耗才收到一分啊。”旁邊的一個邯鄲百姓低聲解釋道。張大少爺目瞪口呆,心說這世上還有比我更變態的清官,我在薊門火耗收到三分,離任的時候薊門百姓就滿城哭送了,這傢伙竟然才收到我的三分之一,是夠付衙役俸祿還是夠給師爺工錢?這份蠢勁,簡直和那個拿自己家產給百姓修水利的劉五緯有得一比了!旁邊的史可法、宋獻策、李信和牛聚明等人也是面面相窺,實在想不通象趙振業這樣的清官,怎麼會幹出審土地的蠢事?
這時,趙振業又是一拍驚堂木,提醒交頭接耳的百姓肅靜,又喝道:“三班衙役,犯人本縣土地可曾拿到?”衙役班頭出列,拱手答道:“回縣尊,小人等已將本縣土地拿到。”說罷,那班頭往那土地靈牌一指,說道:“縣尊請看,這就是本縣最大的土地廟土地牌位。”
“很好。”趙振業滿意點頭,又拍驚堂木,從那土地牌位喝道:“大膽土地老兒,汝為本縣土地,理應神佑百姓,救民疾苦,你卻偏不睜眼,為害孤老瞎婦,今日之事,你當如何處置?”
滿場鴉雀無聲,百姓們不作聲,土地牌位木牌子當然也不作聲。趙振業則勃然大怒,喝道:“大膽土地老兒,本縣讓你回話,為何不答?來人啊,大刑伺候,將人犯拖下堂去,重責二十大板!”兩旁衙役齊答應,出列上前拖起那牌位就走,大堂外面圍觀的百姓則鬨堂大笑起來。
“肅靜,人犯已然開口,都給本官肅靜。”趙振業又一拍驚堂木,走下堂去,來到土地靈牌旁裝模作樣的側耳傾聽半天,終於滿意點頭說道:“很好,本縣土地爺已經招供了,對所犯罪行也公認不諱。”說罷,趙振業又直起身體,向堂下百姓拱手微笑說道:“各位鄉鄰,這位張老漢身世如此可憐,本官本想判這土地照價賠償張老漢的損失,但本縣土地老爺也十分貧窮,實在拿不出錢來。所以沒辦法了,本縣只能請各位百姓每人留下一文銅錢,幫助這位張老漢重整舊業,養家餬口。大堂門前已放有一口籮筐,各位鄉鄰出門之時,往筐中放一文錢就可以走人了。”
“哈哈哈哈……。”堂下響起無數鬨笑,心知上當的眾百姓不僅沒有生氣,還紛紛伸手入懷掏錢丟在趙振業早已備下的籮筐之中,那張老漢則拼命向趙振業磕頭,大哭感謝。見此情景,站在最前面的魏大少爺當然是氣得臉色鐵青,剛才一直在叫嚷要讓趙振業好看的張大少爺則極不好意思的搔起了腦袋,在宋獻策和史可法等人偷笑的目光中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