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連串的誤會,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道理,我贊成。”張獻忠點頭,又說道:“闖王的為人大家都知道,很講義氣的一個人,我們如果在西安城下被官軍前後包圍,他肯定也不會坐視不管。”那邊羅汝才也深知高迎祥早就盼望當上義軍總首領的心願,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和樹立威信,肯定也會拉上自己們一把,便附和道:“既然八大王同意去西安,那我也沒意見,老回回,你還有意見不?”
“一根筷子板得斷,一把筷子板不斷,這道理我當然懂。”老回回非常爽快的說道:“就這麼著吧,馬上走,去西安。”
亂賊軍隊竟然放棄了在高陵渡口渡河北逃的機會,選擇了繼續向西逃往西安,此舉倒有些出乎張大少爺的預料,冷笑這些亂賊不知死活之餘,張大少爺趕緊讓史可法代筆為自己頒佈了一道憲令,讓快馬送至西安城下,命令孫承宗和洪承疇暫時放棄攻打西安,回師向東與自己前後夾擊亂賊,力爭殲滅這支窮途末路的亂賊軍隊。可是命令剛剛寫好,先前派去與孫承宗主力聯絡的使者忽然帶來了一個讓張大少爺目瞪口呆的訊息——先前放著潼關不管,執意強攻西安的陝西軍隊主力,竟然已經在昨天夜裡放棄了攻城,撤回了咸陽!這也就是說,張獻忠和羅汝才這幫亂賊的前方,已經沒有了明軍隊伍能夠阻擋他們逃亡的腳步了。
“孫老頭和洪承疇到底是搞什麼名堂?”張大少爺一掌拍在臨時用來當做書桌的青石上,咆哮道:“先前顧頭不顧尾強攻西安就算了,這次殲敵戰機好不容易出現,他們竟然又帶著軍隊撤了!他們就算不服我當這個五省總督,也用不著拿軍國大事來賭氣吧?”
“東家,學生認為以孫閣老的為人,應該不至於如此,這很可能是一個巧合。”宋獻策比較冷靜,分析道:“先前張應昌將軍已經介紹過了陝西軍隊的情況,西安糧倉丟了以後,陝西軍隊軍糧奇缺,以至於張應昌將軍出發救援潼關時,軍中就只帶了三天的乾糧。孫閣老又在西安城下久攻不克,糧草告罄,撤兵回咸陽就糧也很正常,只是這撤軍的時間實在太不巧了,恰好錯過了這個夾擊亂賊的機會。”
“學生也這麼認為,孫閣老德高望重,肯定不會象袁崇煥一樣,故意錯過戰機坐視建奴逃脫。”本性善良的史可法也不相信孫承宗會故意錯過戰機,小心翼翼的說道:“十有八九就象宋先生說的那樣,孫閣老是糧草告罄才被迫撤軍,只是我們認為孫閣老肯定會在西安城下,沒有提前派人和孫閣老聯絡,與孫閣老缺乏聯絡,這才導致了這個巧合。”
“我也希望是巧合,希望是我以小人之心去度孫閣老的君子之腹,否則這次的陝西剿賊戰就難打了。”張大少爺悶悶不樂的說道:“但不管是不是巧合,擺出這麼大的烏龍,今後我和孫閣老,肯定也更難相處了。”宋獻策苦笑一聲,默預設同張大少爺的看法。老實人史可法則天真的說道:“張部堂不要太擔心了,孫閣老是正人君子,品德高古,心胸寬廣,你和他只要把誤會說清楚,他就肯定不會和你生出什麼間隙的。”
“憲之兄啊,你就是太老實了。”張大少爺苦笑著拍拍史可法的肩膀,又無可奈何的命令道:“沒辦法了,就這麼著吧,按原來的法子追殺亂賊,儘量的削弱亂賊的力量。還有,憲之你另外替我起草一道憲令,告訴孫閣老我的軍隊來了,糧草和軍餉也來了,讓他馬上又回西安和我會師,聯手奪回西安。”
“學生遵命。”史可法老實答應,趕緊拿起毛筆重新埋頭疾書起來。那邊宋獻策則微笑說道:“東家,你也別太鬱悶了,運氣這東西說不清楚,這次是運氣沒站在我們這邊,所以孫閣老才不早不晚恰好錯失了戰機。不過沒關係,張獻忠和羅汝才這幫反賊順利逃進了西安城,對東家來說也不全是壞事——東家你忘了自己常說的一句話了?大明官員百姓什麼都好,唯一的毛病就是,一個人是一條龍,一群人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