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毒父子,回到大明當才子,吳老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無法賑濟安撫下來,亂賊也只會殺了一批又起來一批——與其被亂賊慢慢耗死,不如壯士斷腕,一口氣把這塊壞肉切下來!堵住亂賊流竄的道路,讓亂賊在這塊壞肉上盡情搗騰,等他們搗騰內耗得差不多了的時候,朝廷再去安撫賑濟,就容易得多了。”

“這倒是個法子,堵住亂賊的流竄道路,讓亂賊在陝西境內盡情殺人放火,饑荒加戰亂,等到饑民災民死得差不多的時候,咱家再去安撫賑濟,花費的錢糧自然也就少得多了。”魏忠賢暗暗點頭,稍作盤算後,魏忠賢又問道:“把這麼一大塊肉剜掉,那藥呢?要用什麼藥才能治好傷口?”

“紅薯和時間就是藥。”張大少爺偷看著魏忠賢臉色,“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了時間,孩兒就能專心訓練好屠奴軍,先解決了北面親建奴韃靼的麻煩,再從容掉過頭去,把亂賊徹底剿滅。有了時間,親爹你就可以在北方大量推廣種植紅薯,一畝糧田一年最多隻能收三百多斤的麥子,可是一畝旱田,甚至一畝山地,一年收兩三千斤紅薯都輕輕鬆鬆,另外還有土豆玉米這些作物,都是抗旱高產的糧食,一畝地收上千把斤糧食也輕而易舉,只要有兩三年的時間,親爹你甚至都不用千里迢迢的從江南運糧到陝西,光靠半個山西和北直隸的糧食,就能輕鬆安撫陝西剩下的饑民。另外長年久旱的河南山東一帶,也可以輕鬆實現糧食自給,徹底消弭饑民暴亂的隱患。”

“真的能行嗎?”魏忠賢疑惑的問道:“狗薯在山東臨清倒是一畝地能產兩千多斤,可是北方的其他布政使司能行嗎?還有你說的什麼玉米土豆,才剛剛開始在山東試種,你就敢斷定畝產千斤?”

“我總不能告訴你,我是三百多年以後來的吧?”張大少爺有些犯愁,遲疑了一下後,答道:“孩兒不敢肯定,但是這總是一個希望,而且這個法子就算不靈,親爹你再從南方徵調糧食到陝西放糧賑濟,壓力也能小一些是不是?所以孩兒認為,我們應該賭上這一把!”

“你這一注賭得可真不小,那可是幾百萬條人命!”魏忠賢冷哼。不過魏忠賢本來就是賭徒出身,賭輸了錢才被迫賭上了命根子,進宮當了太監,又在宮裡賭上了備受萬曆冷落的太子長子,這才贏得了滔天富貴,賭徒性格使然,讓魏忠賢對張大少爺的驚人提議也不是那麼反感。反覆盤算了許久,魏忠賢終於咬牙哼道:“好吧,反正咱家現在也拿不出這麼多糧食安撫陝西饑民,陝西的賊亂也不可能迅速平定下去,咱家就陪你賭上一把!咱家明天就進宮請旨,明年開春,已經發放到北方各府縣的狗薯種子必須強迫種植,誰要是敢不種,咱家就要他的腦袋!”

“親爹,這一把賭贏了,孩兒敢肯定,你的生祠至少得翻三倍!”張大少爺諂媚的說道:“而且每家每戶的百姓堂上,也會供上親爹你的長生牌位。”

“可要是賭輸了,咱家的聲名掃地不說,還得要遺臭萬年!”魏忠賢難得冷哼著叼上幾句成語。張大少爺尷尬笑笑,又說道:“除了圍堵亂賊的流竄道路之外,陝西內部的剿賊行動也得加緊,在沒有足夠的糧食安撫百姓之前,指望陝西軍隊剿滅亂賊是不可能的,但他們也能起到削弱亂賊力量、不使反賊坐大和平息朝野輿論的作用,有利於我們養精蓄銳後一舉剿滅陝西亂賊。所以孩兒認為,三邊總督和陝西巡撫這兩個位置的人選非常重要,挑選條件也非常嚴格。”

“都需要什麼條件,說來聽聽。”魏忠賢問道。張大少爺沉聲答道:“第一,他們不是能是親爹的親信嫡系,因為他們的平叛剿賊行動註定不能成功,也註定會變成言官御史攻訐指責的靶子,如果他們和親爹走得太近,很容易惹火上身,所以必須得挑選非嫡系官員——必要時,親爹還可以把他們推出來當替死鬼,拿他們的腦袋去安撫百官。第二,這兩個人能力不能太差,起碼要能夠打仗,能夠組織當地百姓訓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