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色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四九節 戰神歸位,洪荒玄松道,李色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倉頡突然單手持握春秋筆,高聲喝道:“七賢還不歸位,為四位師叔敬上這廣陵散一曲!”

“竹林七賢”齊唱了一聲諾,身形晃動間,已經站好了位置。嵇康端坐於地,身前擺著那繞樑古琴,而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阮咸卻是各自抱著樂器立在嵇康身後。

嵇康手中一鋝鬍鬚,心中再無外物,只朝著茫茫八百里積雷山歌曰:“今日廣陵散一曲,當自我嵇康手中,名動天下,萬古流芳爾!”

“竹林七賢”皆是由音入道,在樂曲領悟創造之上實在有那天人之資,嵇康更是其中翹楚。廣陵散曲乃是嵇康於晉代所創,地界自洪荒時期天皇伏羲制樂曲而來,廣陵散可為琴曲展之集巔峰者,千萬年來無有出其右者。

但那時嵇康終究是凡夫俗子一人,雖創出廣陵散,卻彈奏不得曲中精妙,達不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那日在竹林中才被倉頡以先天甲木之精氣控制萬竹齊歌擊敗。

如今幾百年過去,嵇康已經是那金仙初期修為,而其它六人也皆有那地仙修為。廣陵散一曲終於大成,所以嵇康才有此說!

嵇康調了一下琴絃,一片鏗鏘肅殺之聲傳來,清越而激昂。整個積雷山上數十萬眾剎時就靜下來,連那正想出手對付混世四猴的佛教三千佛子似也一緩。

倉頡提起手中春秋筆,以八百里積雷山為硯,以陰陽之氣為墨,以天地山河為紙。“刷刷刷”的就在虛空中寫下“廣陵散”三個數丈見方的大字。

三個大字從倉頡筆尖飛出,徑直到了那混世四猴頭頂上空。這時,三個大字皆是七彩功德霞光大作,將混世四猴子更包裹起來!

混世四猴沐浴在那一片七彩霞光中,之覺得神清氣爽,渾身似勃了無窮的活力。身上那些方才被天劫擊傷地焦黑傷痕之在慢慢的迴轉了本來肌肉的顏色……

原來這廣陵散一曲經過“竹林七賢”千百年的鍛鍊。竟然有那起死回生,療惡醫腐之功。倉頡此來,正是要以自身之大功德並借廣陵散之能凝聚天地間的“戰”氣。助那混世四猴迅回覆體力,好與佛教金剛伏魔大陣一戰。

此時,嵇康的琴音已經響起,琴絃起處風停雲滯,人鬼俱寂,唯工尺跳躍於琴盤,思緒滑動於指尖。情感流淌於五玄。天籟迴盪於蒼天,仙樂嫋嫋如行雲流水。

西賀牛洲群妖雖然盡是些粗鄙之人,懂不得這種陽春白雪,卻也在琴音之下如沐春風,心曠神怡。

突然琴聲一變,陡然激昂,錚錚間有金戈鐵馬之聲傳來,殺伐決斷之聲響徹三界,直擊眾人心底那戰鬥靈魂。驚天地,泣鬼神,聽者無不心頭劇震。

阮籍、山濤、向秀、王戎、劉伶、阮咸六人立於嵇康之後,張口便唱道:

“我等為戰而生,

我等為戰而存。

即便是那死亡。

也不能讓我們放下手中地武器!

我等不是混世四猴,

我等是四個正在戰鬥的信念……”

倉頡在寫得“廣陵散”三字後。於“竹林七賢”演繹那廣陵散期間,一直未有動作,彷彿也是沉浸在那美妙激揚的音樂中。

此刻聽得“竹林七賢”唱得此歌,突然倉頡將眼一睜,大喝一聲,掄筆就在虛空寫下一個碩大地“戰”字。

“戰”字挾帶著萬丈光芒,猛的飛上半空,越變越大,幾乎就要覆蓋了整個八百里積雷山。又見得那積雷山上所有的肅殺之氣源源不斷的向那個“戰”字湧去,那個“戰”字越來越亮,慢慢的向混世四猴頭頂漂移!

西賀牛洲幾十萬群妖見此情景,又受那廣陵散琴曲所動,只一個個的舉起手中武器,對準那個“戰”字,用盡所有力氣,大吼道:“戰!戰!戰!”

文殊普賢也有那金仙后期修為,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