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色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零二節 道祖鴻鈞,洪荒玄松道,李色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人,老人面色紅潤,鶴童顏,正微閉著眼睛,似是正在感悟著這片天地,並不曾覺察到李松的來臨。
有詩曰:高臥九重雲,蒲團了道真;天地玄黃外,其當掌教尊。盤古生太極,兩儀四象循;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玄門都領袖,一氣化鴻鈞。
此人正是那盤古大神開天闢地以來,天地宇宙間的第一大能人,身化天道主宰萬物命運,六聖人之師的道祖鴻鈞。
李松凝然而望道祖鴻鈞,卻是在道祖鴻鈞身上沒有感覺到一絲的法力修為氣息,只覺得道祖鴻鈞和這天、這地、這山、這水、這一切的一切……融到了一起。
李松更覺得眼前閉目端坐地這老人和藹慈祥,就彷彿是鄰家那講故事的老爺爺一般,一種親切之情油然而生。
李松也不上前攪擾,靜靜的立在道祖鴻鈞面前……
良久以後,道祖鴻鈞才睜開眼睛,向李松望來。
李松也是抬眼向道祖鴻鈞望去,卻是驚奇的現,自己的目光竟然直接透過道祖鴻鈞,而望到了那三界地芸芸眾生之相!
李松趕忙收回心神,上前一步,拜道:“玄木拜見道祖!”。
鴻均微微點頭,道:“善!”,頓了頓,鴻鈞又道:“你終於來了!”
李松道:“我確實早該來了!”是啊,自己為先天五行之甲木,天地間的木祖,或許在道祖剛開紫霄宮講道的時候就應該來了!
鴻鈞不置可否,問:“何為道?”
李松一怔,“道”之為物,最是牽扯不清,說不盡,也表不明。道祖鴻鈞門下徒、三清之的太上老君在塵世歷練佈道時,曾就“道”表過自己的看法觀點。
便是那被千秋後世奉為道家經典地《道德經》中地第一句話,曰“道可道,非常道”,意思為“道”如果可以講清楚的話,那便不是“道”了!
以太上老君當時眾聖人之地修為,尚且如此!如今道祖鴻鈞竟然又拿這個問題來考李鬆了!
李松抬眼象那道祖鴻鈞身後的茅房上的虛空中的那個“道”字望去,只見上面幻化出萬千幻象,有那聖人至尊,有那神仙妖怪,有那凡夫走卒,也有那蟲鼠蟻獸,每個人每一種生物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忙活著。
我們以為別人活得苦楚,實際上他們很快樂的活著!別人以為我們過的很幸福快樂,可我們自己知道,在夜深人靜之時,我們望向窗外的眼神,更多的是憂鬱寂寥!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醒。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有人說很美,有人說很傷!
李松道:“道便是存在,存在便是道!”。活著,便有希望;活著,才是一切的前提。也許你可以說,死是另外一個境界,但是,另外一個境界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存在!
鴻鈞面無表情,不至可否,又問道:“如何證道?”
李松道:“道在腳下,只往前走,莫要回頭!”。既然大道三千,條條可達至境,那為何自己腳下的路就不能呢?
許多的人窮其一身也未能成功,終究是放棄的太早!
鴻鈞還是面無表情,只道:“誤入歧途,迷途忘返,奈何?”
李松答得飛快:“終點亦是起點,殊途而同歸!我們走過的路,永遠是一個圓上的點!”。太極陰陽是個圓,五行相生相剋依然是個圓!
鴻鈞道:“如此卻是偏執了!”
李松也是一笑,針鋒相對道:“道祖執掌天道,豈非也是偏執於天道之下,眾生平等!?”執”者,對某事特別執著,難以改變!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執”念!
李松如今修為境界日深,自不再是當年五莊觀外大罵道祖鴻鈞天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