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色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九六節 地界幾百年,洪荒玄松道,李色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綱五常”乃是按照儒家學說提倡的“仁義忠孝”思想,而設定的一種倫理規範。“三綱”指的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地是“仁、義、禮、智、信”,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

就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習俗的大環境而言,“天人感應”與“三綱五常”思想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地,儒家在歷史上兩千多年的大興也正是有董仲舒而始!

漢武帝重用儒家學說後,內以儒家而修政治,外以兵家而整武備,終於北上抗擊匈奴,殺得匈奴人遠遁幾千裡,再不敢在大汗朝面前要武揚威!

漢武帝晚年卻是認為兵家殺傷太多,有傷天和,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時諸子百家中,兵家與縱橫家最為特殊。因為兵家與縱橫家分別有盤古弓和招妖幡鎮壓氣運,與各家學派不爭氣運,是以這兩家地位然,來去自如。亂世一起,兵家與縱橫家弟子自會問世;亂世一過,兵家與縱橫家弟子便閉關不出。

其他學說中,墨家已經式微,佛教尚未東進,真正能在治國大略上有一席之地的如今之有那道、儒、法三家。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法家自然便在廟堂之上無了容身之地。

三家弟子何止萬計?自然更多的是那些還未達到地仙修為之人,既是凡人,自然要吃喝拉撒了!道家弟子尚有各道觀可去,法家弟子就麻煩了,總不能都來玄木島吧?

時李松、孔宣、韓非、孟子、荀子、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儒法兩家領頭人物盡皆閉關不出。地界廟堂之上,以董仲舒為的儒家和以王莽為地法家開始了儒法兩家歷史上地第一次衝突。竟然越演越烈,一而不可收拾。

王莽等法家弟子不滿儒家獨佔朝堂,將事情做的太絕,於是動政變,推翻大漢朝,改國號新,實行法家新政。

而儒家弟子卻是不甘失敗,又扶持了光武帝劉秀行“綠林、赤眉”起義,推翻王莽政權,建立東漢,重新讓儒家登上歷史舞臺。

儒法兩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直鬧到了玄木島上,在玄木島上主持大局地竹靈、梅韻二人根據李松孔宣閉關前交代,清除出了一大批濫芋充數之人,命令餘下的兩家弟子在李松、孔宣、韓非三人閉關未出前不得再有流血行動,否則定不輕饒。

儒家兩家弟子在朝堂之上開始由明爭轉為暗鬥,好在有竹靈梅韻命令在前,兩家弟子倒也不再把對方往死裡整,如此你來我往,不亦樂乎!

兩家學說各有所長,法家“法今而不法古”,做到了隨機應變;儒家中庸平和,做到了包容眾長。因此,自是鬥得難解難分,誰也佔不到上風!

慢慢的,兩家倒也有點惺惺相惜,不再覺得對方一無是處了!

這正是李松孔宣對待儒法兩家相爭的既定方針,學術之爭比不得比武打鬥,不能強行喊停,只能讓這兩家弟子在可控制的範圍之內,如兩隻刺蝟一般,自己去找到自己和對手間最合適的位子,免得刺傷了別人,也刺傷了自己!

就在儒法兩家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佛教也悄悄的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卻說那普陀山觀音菩薩,在得道後,信徒一日日的多起來,佛教東進的時機已經成熟。

這一日,觀音菩薩託夢給那漢明帝,化成一丈六金身,渾身七彩功德霞光環繞,直從西方極樂世界飛來,立於漢明帝宮殿前。

佛教靈山之上,如來佛祖正在對著西天諸佛講解那無上佛法,突然一頓,微笑道:“今日佛法就此講解完畢,十八羅漢中降龍、布袋兩位羅漢以及八部天龍中白龍馬且留下!”

十八羅漢乃是當年準提封神時從萬仙大陣中度回的三千紅塵客中的佼佼者,而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林之崛起

愛吃雪魔芋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