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分攤(下),伐清,灰熊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完了,而且成都和敘州還早早派出了宣傳幹事,把川西吹噓得花團錦簇,東南的百姓是奔著成都、敘州的小天堂來的,除非硬搶否則別想將他們拉去三峽定居。

“這麼貴的兵如何招得起?還要管娶媳婦,允許退伍,預留退伍後的自耕地。”王光興抗議道:“鄧提督說的允許我們去川西募兵,豈不是一句空話?”

賀珍也在邊上推波助瀾:“就是,就是,鄧提督應該拿出些誠意來。這次重慶之戰,不僅僅是我們幾個,小老虎、劉將軍也都損失慘重,需要兵力補充;袁將軍也是一樣。”

賀珍一張嘴就把鄧名剛剛簽署的財政補償協議都抹殺了,他知道袁宗第和鄧名的關係很好,覺得抬出袁宗第來鄧名肯定要給些面子:“川西的精壯那麼多,工匠也多,就算不分給我們,也得分一些給袁將軍吧,他這麼多年替提督把守東大門,很不容易啊。”

賀珍的話讓黨守素和王光興都聽得很順耳,看鄧名的眼神裡也隱約出現了一絲同氣連枝的意味,還湊熱鬧地一起嚷嚷:“劉將軍也很不容易啊,他帶著全軍大老遠從夷陵跑來萬縣,虎帥還帶來了很多糧草……”

“糧草我不是已經賠付了麼?”鄧名打斷了他們的抱怨,臉上滿是不解之色,他對黨守素和王光興說道:“川西募兵的條件可不是我定的,我都出門快一年了。”

“那是誰定的?”見鄧名居然不負責任地抵賴,而且還抵賴得如此拙劣,本來還覺得理虧的黨守素、王光興異口同聲地叫起來,不知不覺中他們的嗓門都提高了。卻沒有注意到,隨著鄧名這句話出口,剛才還振振有詞的賀珍突然呆住了。

“成都的知府是劉將軍的兒子,”鄧名指了一下邊上面露尷尬之色的袁宗第:“敘州的知府是袁將軍的侄子。這些法律都是我去緬甸的時候他們兩個人宣佈的。你們不問袁將軍、劉將軍,反倒問我?”

如果川西都是鄧名委任的長官,那所有政策當然都是他的授意,只要迫使鄧名點頭同意修改,那這件事也就辦成了——鄧名沒有任何辦法推得乾乾淨淨,也不會有人相信他無權進行變更。

不過現在川西的問題有點複雜,因為兩個知府——這種在夔東眾將眼中的實權擁有者——都是夔東將領的子侄,要是說川西制定的法律是針對夔東,那怎麼也說不過去;進一步講,這些法律到底是誰授意的都很難說清楚,還可以說這是夔東眾將趁鄧名不在的時候搶班奪權呢。

無論如何,鄧名如此信任夔東將領的子侄,沒人能說他對夔東軍有戒心;反過來說,夔東這些人肯定不能像鄧名這樣把川西的人當心腹來使用吧?

雖然意識到很難再要到更多東西了,但黨守素還是有些不死心,爭辯了一句:“這些法律出來的時候,難道不是提督批准的嗎?”

“當然不是,那時我在緬甸。”鄧名理直氣壯地答道。他沒有提一句有關院會的事,而是猛地伸出手臂,指在賀珍身上:“我不在川西的時候,所有的法案只要有他兒子簽字就立刻生效!”

……

鄧名給夔東軍的建議就是他們去賀珍、郝搖旗的地盤上募兵,而鄧名願意從經濟上補貼一些,但是賀珍和郝搖旗也不能一毛不拔。委員會的成員們患難與共,不能把所有的負擔都推給川西,現在鄧名願意揹負起大頭,其他人也應該象徵性地擔當一點。

“山東有亂事,廣東也有,”山東於七起義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奉節,不過具體情況還一點兒也不清楚,鄧名對大家說:“等過年後,川西把這次的移民安置好了,就可以考慮出兵去山東了,到時候我自然會和諸君一起去。”

初步解決了夔東軍的問題後,鄧名就向文安之彙報了此次緬甸之行。

雖然文安之沒有說很多,但是鄧名看得出來,自己沒有把皇帝從蠻夷手中救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建設世界強國

騎摩托車的路生凹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