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裁軍,伐清,灰熊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度明顯大得多,這兩天明軍還進行了簡單的搬運和建設模擬,得到了一些粗略的資料:“成都到劍閣之間的道路已經多年失修,無法快速的運糧,我們大概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才能才劍閣建立起能夠支援探馬的倉庫,同時還要不斷地修路,讓糧秣運輸變得更順利、損耗更小。清軍的力量每天都在恢復,半年後保寧是不是還會如此空虛很難說,如果我們想在半年內攻打保寧的話,那五個月內我們就需要劍閣儲存供一萬軍隊食用一個月的物資……”修路、運糧、建立驛站和倉庫,鄧名對在場的軍官們說道:“我們大概需要十萬勞力日夜工作才有可能完成,大勞動量需要足夠的糧食,加上損耗,這五個月內我們至少要提供一百萬石的糧食。”
一百萬糧食鄧名倒是拿得出來,不過動員這麼多勞力就意味著成都目前所有的生產工作都要停下來。
說完後鄧名看到有些軍官臉上已經露出洩氣的表情,但大多數仍沒有意識到什麼,鄧名在心裡暗暗記下:“常備軍整訓已經有了成績,但還不夠,將來必須要讓每一個軍官都充分意識到後勤的重要性。”
任堂是所有人中第一個洩氣的,在最初的幾次戰略研究會後,任堂就極力主張攻打保寧不可行,堅決反對以巨大的人力、物力為代價,去賭半年後保寧依然適合進攻。在任堂看來,要不就冒險用少量軍隊突襲保寧,要不就乾脆放棄這個計劃,漸漸的鄧名也開始接受這個意見。
“不過即使半年後保寧不適合進攻,我們修築道路和這些倉庫也不是沒用的。”周開荒指出,如果能夠在劍閣駐紮一支有戰鬥的部隊,那就解除了清軍從北方威脅成都的可能。
“但都府能長期在劍閣養這麼一支軍隊麼?劍閣周圍沒有人煙了,這支軍隊需要的東西都需要從都府運去,而且還花費這麼大。”任堂最近一直主張要先消化勝利果實,可以先花費一兩年的時間恢復生產、整頓部隊、儲備物資,然後再伺機出動。
這個建議得到不少軍官的贊同,不過鄧名總覺得很難。依靠從江南繳獲的糧食,他可以向平民提供大量的口糧;依靠從湖廣得到的武器,鄧名可以裝備和訓練部隊,暫時沒有生產武器的壓力;從李國英那裡得到的農具,也可以用來扶持成都的鐵匠商行……總之,鄧名能夠順利地推行新政,讓成都以驚人的速度從戰爭創傷中恢復,靠的就是巨大的戰爭紅利。甚至可以說,現在是集數省物力於一隅之地,幫助成都的農工商復甦。但當戰爭紅利耗盡後,成都的恢復速度勢必要大大減緩,那時農工商各界不但得不到政府的全力支援,還要承擔壓力,幫明軍把這場戰爭打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