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轉運,伐清,灰熊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培公離開武昌時帶著幾十個幕僚與衛兵,再加上水手、僕役,共計百餘人,一行人順風順水,很快就達到江西重鎮九江。在這裡周培公得到了江西布政使董衛國的高調歡迎,賓主盡歡之餘,董衛國還盛情邀請周培公可以去南昌與張朝會晤。不過周培公卻不敢耽擱太多的工夫,他這次前來兩江的名義還是征討南京附近的鄧名部,若是不立刻前往南京而是轉向南昌的話,恐怕不好向朝廷、武昌和南京交代。
“巡撫大人久聞周老弟少年俊秀,若是見不到老弟肯定會遺憾不已,既然周老弟不肯去南昌,那愚兄也只好給南昌去信說明,估計巡撫大人會來九江一趟,就是不知道周老弟肯不肯在九江多停留幾天。”雖然是初次見面,而且董衛國的資格要比周培公高很多,但現在江西布政使和周培公說話時已經是稱兄道弟了。
“怎敢,怎敢?”周培公嚇得從座位上跳起來,新任的武昌知府,因為軍情緊急所以抽不出時間去南昌拜見江西巡撫尚可說得過去,要是託大呆在九江等江西巡撫這種封疆大吏來拜見那就太瘋狂了。這種事周培公根本想都不敢想,而且若是他發瘋做出這種事來,那他的名聲也就徹底臭了,就連恩主張長庚都會看不過去。
“既然巡撫大人吩咐,下官這便動身去南昌。”周培公離開我武昌前,張長庚囑咐他一定要南昌、南京都搞好關係,也不要在兩者中有所偏袒,除非周培公想和張朝撕破臉,否則他絕對不敢再次拒絕,不顧董衛國的邀請而自行離去。只是這樣怎麼也要耽誤幾天,周培公有些擔憂如何向朝廷解釋,而且他還擔心這樣節外生枝會給南京留下武昌支援南昌的印象。
“雖說兵貴神速,但三萬大軍怎麼也要休息幾天嘛。”董衛國猜到了周培公的一些擔憂,笑著安慰道:“大軍在九江停留三、四天不不會說不過去吧?從九江到南昌有水路,來回很方便的。”
這次南昌還為了援兵一事向武昌支付了二十萬兩銀子的軍餉,周培公聽對方提起大軍,知道此事再不容推辭。第二天,董衛國就和周培公一起出發返回南昌。在南昌的歡迎宴會上,除了張朝外,南昌的文武也盡數出來迎接,稱讚周培公公忠體國、唯賊是討,遲早會成為大清的柱石。
在張朝、董衛國開始通鄧後,南昌很快就因為懷疑張長庚而偷偷向武昌派去了大批人手,尋找各種通鄧的蛛絲馬跡。據探子稱,鄧名從江西低價購入的貨物大都賣給了武昌,大批明軍商船把旗子一換,就大模大樣地在武昌周圍的碼頭開始卸貨,絡繹不絕的搬運工身邊不遠就是全副武裝的楚軍綠營,負責的武將乃是武昌的馬、步兩位提督。
雖然沒有真憑實據,負責貨物的也不是湖廣總督的標營,但武昌馬軍、步軍提督同樣是顯職,張長庚絕不可能坐視他們二人私下通鄧,否則很可能明軍進了武昌城他還一無所知地睡大覺呢。鄧名切斷航運後,江西的鹽價也開始節節上升,現在反倒需要向武昌的商人購買一些鹽,雖然武昌方面聲稱這都是他的存貨,但南昌懷疑這都是鄧名繳獲的淮鹽。為了證實這中懷疑,南昌也指示探子進行偵察,證實明軍在武昌卸下的貨物中確實有不少鹽。鄧名繳獲的淮鹽確實要先運回武昌——這是因為鄧名要在武昌記賬,然後讓成都的五大鹽商按比例代售,以扶持四川鹽商——但南昌當然不清楚這點,在他們看來這更是鄧名和張長庚關係過硬的證據。
下面的官員或許還不清楚,但張朝和董衛國二人心裡可明白得很,武昌絕對是現在通鄧的冠軍。本該首當其衝,承擔鄧名主要壓力的武昌,現在不但什麼事沒有,把禍水東引到兩江,並從鄧名的掠奪中獲得大量的好處,這種損人利己、合縱連橫的手腕讓南昌又是恨又是嫉妒。和蔣國柱一樣,張朝和董衛國在私下一通分析後,同樣把目光投在了青雲直上的周培公身上,得出的結論也和蔣國柱差不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