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 解圍(下),伐清,灰熊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照在萊州的老辦法,把這個傢伙抓起來公審他的通鄧罪行。如果這個時候該人幡然悔悟,還是可以進入議院的。有兩、三個刺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哭哭啼啼地宣佈支援扶清大業。在扶清大軍敲鑼打鼓地護送著他們頭戴金花,騎著高頭大馬回家時,他們往往還在痛哭——不過扶清滅明軍對此視而不見,議院裡的人大都是過來人,他們把這稱之為“喜極而泣”;當上議員後,還會給他們家裡掛上一個“忠君愛國、扶清滅明”的大匾額。誰敢在夜裡偷偷摘下來,那就是現行通鄧犯——在裹挾縉紳入夥方面,縉紳議院是做得越來越純熟了。
但是有兩個不開眼的死硬分子,在公堂上依然高呼著“誓死不從賊”,被汙衊為賊的縉紳議院同仁當然大怒,把兩個叛賊都拖出去砍頭。其中一個在儈子手面前時,仍在大喊著:“吾今日不愧大清,不愧皇上”。這個私通鄧名的叛賊被處死後,縉紳議院把他的家產都充作軍需,所有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和親戚都衝著無頭的屍體吐了一口痰——這喪盡天良的傢伙,居然想獨善其身,靠出賣大夥兒的性命來向清廷邀好,真是死有餘辜。
自打去年的年中以來,牙山上的於七所部就一直度日如年。位於接官亭的於七大莊園被傑書給燒了,這可是當時山東乃至全中國最大的私人別墅。康親王見到接官亭於家莊園的規模後嚇了一跳,因為這個莊園居然比他的親王府還要富麗堂皇。
接官亭再向東,就是牙山山區,方圓七、八百里。於七和他的同盟藏身其中。被康親王大軍驅趕入山的義軍高達十幾萬人,其中固然有不少是於七的朋友,但更多的是周圍的百姓,還有一些沒有功名的小地主以及他們的佃戶。
見到牙山山區的地形複雜,而且於七經營了多年,防備十分堅固,傑書和遏必隆就放棄了強攻的念頭。他們命令軍隊環繞牙山,在各條通道上都設立了營寨崗哨,然後把周圍的俠客、山賊、農民、百姓驅趕進入牙山山區。每次有大批民眾被清軍趕來時,崗哨就放開一條路讓他們進山,然後再關閉通道不允許他們離開。
雖然於七很有錢,也事先儲備了不少糧食,但十幾萬百姓加上他們的親屬,能在一年內就把於七的儲備吃個精光。雖然康親王在江南告警後離開,但餘下的清軍依舊不折不扣地執行著康親王的部署,嚴守牙山周圍的通道,不允許任何人活著離開。
在看到大批難民湧入後,於七的一些盟友就意識到了威脅,一些人主張堅決驅趕,絕不允許他們靠近山寨;更有一些山賊主張乾脆把百姓殺了吃肉,就當是清軍給趕兩腳羊來了,等清軍意識到他們的奸計不能得逞後,也就不會繼續趕人來,那樣清軍就還是需要強攻牙山,或是提出議和的條件。
於七在起義後一直優柔寡斷,在這個問題上也沒有表現出足夠的殘忍,他不但沒吃老百姓,而且還接納他們進入山寨,提供給他們必要的口糧。那時祖澤溥也參與圍山,發現於七的行動後,這個和父親一起守過錦州的宿將哈哈大笑,恭喜康親王叛賊不足慮,並源源不斷地把更多的百姓驅趕入牙山地區。
今天,張定南張大俠帶著弟子們巡視防區。
傑書離開山東以後,兵力不足的清軍沒有驅趕更多的百姓進山,讓於七的崩潰來得晚了一些。儘管如此,牙山的儲備還是見底了。現在百姓多得已經無法靠山寨容納了,很多人就旁著山寨搭建簡易的帳篷,帶著家人躲在裡面,靠於七每日分發的一點糧食度日。
已經是冬天了,山寨發給這些難民的口糧配給已經減少到了每人每天二兩。每天都有人凍餓而死,張定南從難民營前走過時,一些百姓用明亮的眼睛盯著他——據說越是快餓死的人,眼睛就會顯得越亮。
不遠處一個人衝著張定南一行人磕頭:“給個饅頭吧,把小女領一個走吧。”
跪在這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