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陛下,張安世詐屍了,我的姐夫是太子,上山打老虎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哭著哭著,就想笑了,連忙拿袖子作擦淚狀,作為掩飾。

楊榮和胡廣對視一眼,對此……也啼笑皆非。

說實話……對於張安世的死,他們是有所震驚的,畢竟……世侯死的如此不明不白,可見那些人,已經猖狂到了什麼地步。

要說痛心,有是還有那麼一點點的,畢竟張安世這傢伙也算是奇人了,英年早逝,正常人都會為之惋惜。

可要論起解縉這些人,如此的誇張,就實在有些可笑了。

可楊榮深知,解縉帶著這些人,其實是演一出好戲。

一方面,為的在陛下的面前,挽回一點信任。與陛下同悲,無論怎麼說,都會博取好感。

另一方面,則是藉此……為接下來徹底剷除錦衣衛做打算了。

錦衣衛之中,一個紀綱,一個張安世,這二人兩敗俱傷,整個錦衣衛,必然要被裁撤。

即便不裁撤,少了這兩個如日中天的人物,沒有十年八年,也不可能恢復過來。

再加上有了這一次的前車之鑑,朝廷對於錦衣衛,只會更加的警惕,這絕對是一場兵不血刃的大勝。

現在越是讚揚張安世,顯出張安世的功勞,就顯得那些錦衣衛有多可恨,這是在給陛下興起針對錦衣衛的大獄,壓上最後一根稻草呢!

可……楊榮卻總覺得,此等手段,實在不是一個宰輔應該去做的事。

宰輔要做的……不是成日與朝中的人鬥爭,不是無數爭權奪利的把戲!

也不是說這些手段不能有,而是一旦過了頭,就反而不是好的徵兆了。

做好自己本份的事,方才是可以歷經數朝而不倒的正道。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的,朱棣聽罷,又不禁悲痛起來。

他好不容易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現在又不禁觸景生情,感慨道:“可恨,可恨……”

解縉道:“陛下,臣聽聞,安南侯雖不至屍骨無存,卻已是被燒得面目全非,如今他的屍骸,已被押運至京的路途上,不日就要下葬。哎……而且他還沒有子嗣,自此……安南侯一脈便算絕嗣了。我大明忠臣,竟落下這樣的下場,臣……建言,安南侯理應厚葬。”

朱棣悲痛地道:“朕已命其入葬太廟。”

要知道,能入太廟的人……無一不是大明頂級的功臣。

因為一旦入了太廟,就意味著逢年過節,都會有朝廷的大臣,甚至是後世的皇帝,前往祭祀。

雖然主要祭祀的,還是大明皇帝的列祖列宗,可這些入太廟的功臣,照慣例,都要享受祭祀,自此之後,祭祀不絕。

無數位極人臣之人,到了最頂峰的時候,每日所想著的,不再是功名利祿,而是這個問題,可見這規格可見一斑。

解縉道:“安南侯如此功勞,入葬太廟,理所應當,不知陛下,可否定下諡號”

朱棣道:“追贈襄國公,諡曰:武襄,何如”

武襄這個諡號,已算是武臣最頂級的諡號了。

再加上追贈了一個襄國公,也是超了規格。

由此可見,朱棣對於張安世的感情了。

解縉道:“陛下,武襄雖好,臣卻以為,不如……武寧……”

此言一出,殿中文武,一個個沉默下來。

如果說武襄乃是一線諡號,那麼武寧,則屬於一線的一線了,大抵……和文臣的文正公相等。

武臣一等的頂級諡號,大抵可以排列為寧、毅、敏、惠、襄、順、肅、靖等。

而在整個大明,得武寧這個諡號的,只有一人,那便是開國勳臣,太祖高皇帝身邊的第一大將,在軍中擁有巨大威望,同時家裡出了許多后妃,朱棣的岳父兼恩師——中山王徐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虞昏君

周大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