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官貸,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官筠連楊爾銘,叩見皮大人。”

身穿七品文官服的少年知縣在堂上跪下,恭敬的向皮應舉行禮。

皮應舉原本可以不作任何回禮,因為明代下級見上官稟事就是明確需要下跪,上官根本不用回禮,不稟事的時候確實可以不下跪。

但這個規定裡面,下官見上官是不是稟事很難界定,因為只要見面一般都有事,總不會兩個父母官在菜市場買菜碰到。

在權力分配上,下級又是極度的弱勢,所以到明末的時候,這條規定就演變為見上官一律下跪,以免惹得上官不喜,而上級不用還禮。

但皮應舉今日卻離開上座,親自將楊爾銘扶起,還一一給他介紹府衙的佐貳官。

又親自給楊爾銘介紹府衙六科、承發科、架閣庫、經歷司、鋪遞房等司吏,算是給足了楊爾銘面子。

“錦仙(楊爾銘表字)年少有為,在你來上任之前啊,有人跟本官說過,此任桐城知縣恐怕是本朝開國以來最年少的知縣了,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

楊爾銘臉上一紅低聲道,“下官一路得各位大人提攜,得名列三甲,實在僥倖之極。”

雖然楊爾銘應對還算得體,但看在龐雨的眼裡,直到此時還是有些不真實的感覺。

楊爾銘此時已經換好官服,眼前這個略顯青澀的初中生確定是新任知縣。

龐雨沒看過統計,但估計明朝這近三百年來,楊爾銘絕對是最年輕的知縣之一。

也可見科舉制度體系是很嚴格的,即便是個小孩子,只要中了進士,吏部就必須給他分配工作。

楊爾銘就是崇禎七年的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今年十四歲,初授就是桐城知縣。

初授官職對日後的升遷有很大的影響,對三甲的進士來說,初授南直隸知縣也是不錯的待遇了,最好的是當御史或者進翰林院當庶吉士,當然名額有限,作為三榜的同進士出身,沒點背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而沒有當庶吉士的話,按大明官場潛規則,日後是不能當閣老的。

不過楊爾銘年紀太小,這些規則可能對他不適用,十四歲來牧守一方。

就算當滿六年,也才二十歲,到時候升遷的通道非常豐富,既可以往同知、知府一類的升,也有可能往御史的方向去。

萬一是往御史去,無論是地方巡按還是京師的都察院,都前途無量,所以面對進士出身的知縣之時,皮應舉不敢太拿架子,搞不好幾年之後楊爾銘萬一升任巡按,反而成了他的上司。

如果是個舉人知縣,那皮應舉就沒這麼客氣了,因為舉人是不可能當到御史的,只是在地方系統升任,也就不可能當皮應舉的頂頭上司。

龐雨也不知道吏部到底是怎麼想的,要是依龐雨來安排,反倒是留任京官磨練一下再外放可能更好。

因為無論龐雨怎麼看,楊爾銘都像個小孩子,尤其是說話的時候感覺變聲都還沒完成,總有點童音在裡面,也許是古代人發育晚一些,個子也沒到後世初中生的發育程度。

即便是楊爾銘再有才華,社會經驗卻還是需要歲月積累的,而且他這副正太形象,很難在縣衙那群老油子面前樹立起真正的威信。

大堂周圍各科房的人都站出來圍觀,悄悄的低聲議論,有些對著楊爾銘指指點點,捂著嘴偷偷的發笑,看樣子確實沒有對一般知縣的那種敬畏。

龐雨掃視一遍,楊爾銘的那個幕友一直跟在他身後,時不時提醒一下,而一老一少兩個僕人則遠遠留在後邊,他們有些畏縮,似乎對府衙這種場合還不是太適應。

龐雨低聲對身後的江帆道,“楊知縣應該不是官宦世家。”

“班頭你為何如此覺得?”

“若是世家,兩個家僕應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緋色豪門:高冷總裁私寵妻

雲過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