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一把火,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咚咚咚第三通升堂鼓響過,楊爾銘由居住的後衙來到大堂,在公案之後就坐。堂下的衙役齊聲呼喝三次,排衙結束之後,開始新一天的早堂。轉眼楊爾銘已經上任五天,這幾天實際上還幹不了什麼事情,最勞累的是楊爾銘的幕友孫先生,他要跟各房一一點驗資產、人員,還要不斷和楊芳蚤的幕友談判和妥協。

此時規定的交接時間是不超過一個月,但實際上楊芳蚤不可能等那麼久,他能給楊爾銘半個月就算給面子了,所以孫先生的工作壓力非常大。

此時雖然楊芳蚤還沒走,但知縣的大印已經轉交給楊爾銘,楊爾銘就算是正堂的掌印知縣了,就算此時再起民亂,也跟楊芳蚤沒關係了。

今日楊爾銘照例升堂,各房都上去稟事,都說的是在辦理交接,楊爾銘隨口問了一下城門和南監,只要這兩處沒事,城中應該就基本安定。

龐雨也站到了堂上,原本堂上是官吏才站的,但楊爾銘從第一天就讓他站在月臺上,這樣也算到了堂上,後來便沒下去過,這樣也給衙門中所有人表明了他的地位。這兩日龐雨幾乎天天跟著楊爾銘,他費盡心思去安慶接官,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楊爾銘來到桐城兩眼一抹黑,孫先生要忙著辦交接,他認識的人便只有一個龐雨,此

人還很妥善的幫他處理了京債,楊爾銘從感情上自然最親近此人,這幾日相處下來,龐雨安排事情十分有條理,楊爾銘在工作上也要依賴龐雨,到哪裡都要帶著他。楊爾銘這兩日主要做一些場面上的事情,與佐貳官、雜官單獨見面談話,然後是各房司吏,都要一一交流,一般到了下午,楊爾銘便要出門,去縣裡的廟宇祠堂拜祭,或

是去各位頭面士紳的家中還禮。

因為上任當日這些鄉紳都要按規矩來堂上拜見,也都要送一些見面禮,知縣一般需要在幾天之內回拜,所以楊爾銘事情也不少。按照龐雨給楊爾銘列的日程,今日早堂也是做個樣子,上午散了早堂之後要去縣學見一下童生,然後要去忠孝祠、土神祠、文昌祠、聖殿、聖廟拜祭,下午還要去左公廟

拜祭,是楊爾銘自己安排的,畢竟這裡是南直隸,東林黨在這裡有巨大的影響力,無論楊爾銘心中是如何想,去拜祭一下左光斗都是必要的。

上面六房司吏說了一遍之後,楊爾銘便宣佈早堂結束,官吏紛紛返回自己的值房,臺下等候的衙役夫子等人也大多散去。

龐雨來到公案之前,楊爾銘對龐雨道,“龐班頭稍等,我…本官把這份給安慶府的牒呈寫了。”龐雨趕緊答應一聲,然後幫楊爾銘磨墨,此時要寫字也是不容易,一般都要有人磨墨,如果自己磨的話,很容易打斷思路。楊爾銘上任倉促,帶的家僕太少,一旦幕友不

空,就只有讓龐雨來當秘書。

楊爾銘在寫的是一份牒呈,議題是因為民亂耽擱了秋稅徵收,希望安慶府能寬限一些日期,另外便是希望截留一部分賦稅,用於重修民亂時燒燬的城樓。都是些瑣碎的公務,龐雨現在對縣衙的理解又深了一些,實際上知縣的自主權並不大,他們更像是知府派駐的辦事員,很多東西都做不了主,所以上下公文來往很多,本

來一般由各房寫好就行,但楊爾銘或許是因為剛上任,很多事想親自經手辦一下。

楊爾銘寫得很快,筆尖行雲流水,一篇牒呈很快要完成。龐雨也停止磨墨,剛抬頭卻見幾個書手和幫閒在堂下指指點點,還不時的發出些笑聲。龐雨順著他們目光一看,就知道他們在笑話楊爾銘,由於個子太小,所以楊爾銘坐

在堂上的時候雙腳踩不到地上,一直是懸空的。另外便是官服和官帽都太大,大概吏部也沒想到會出現一個年紀這麼小的知縣,特別是那烏紗帽,大了之後便有些不穩,經常歪在一邊,楊爾銘在裡面墊了些布料,勉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遊記

指點江山

火影:我五條悟最強

不吃香菜就吃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