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閹黨,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明白皇上真正的心思,以定應對之策
,正巧老夫也作此想。”
李麗華眼神閃閃的看了阮大鋮片刻,口中戲謔的道,“那奴家便明白是要透過你找哪位了,先生還說不是閹黨。”“屁的閹黨。”阮大鋮放開手,從方几上拿起另一酒杯一飲而盡,“滿朝文武誰不想各位老公搭上干係,都是閹黨否。為了宮中有自己人,東林中人幹出的事兒,你是連想也
想不到,如此還好意思稱老夫是閹黨,實乃臉皮驚人,跟東林比起來,復社那些小兒真小兒也。”
“東林乾的何等事兒?”
阮大鋮喘口氣道,“這些事老夫還不能與你細說,說起他們老夫又有些來氣。”
李麗華細細看著阮大鋮的臉道,“先生既不忿清流所為,何苦還要去討好復社?”
“復社是誰?”李麗華不由一愣,阮大鋮不由嘿嘿一笑,放開李麗華,徑自走到畫舫紅欄邊,眼前河中畫舫交錯,絲竹中伴著輕柔的木槳划水聲,劃開的水紋交錯著,倒影的燈火在其中
起伏幻動。阮大鋮看著秦淮兩岸的樓榭有些出神,“復社裡麵人可多了,人多就不會是一條心思,並非人人都聽張溥的,想取而代之者也不是沒有,他們有人想攔著老夫復起,也有人
想著靠老夫打點前路,所以誰都可以是復社,復社也都可以是誰。”李麗華跟著走到阮大鋮身後,“復社中人自是佩服先生才華,但未必有用。便如你那阮家戲班,復社士子要看戲,你便巴巴將家班送去,周鍾等人看時撫掌歎服,觀畢仍是
大罵先生有才無德。”“讀書人中的白眼狼,罵老夫的人多了,老夫還怕他幾個黃口小兒不成。”阮大鋮緩口氣道,“跟那些人有所緩解便夠了,只要不妨老夫的事便好。老夫已在南京組建群社,
談兵論劍匯聚英豪,有故舊相幫,自有上達天聽之時。”“英豪可是首推那位王貞吉將軍,”李麗珍偏著頭看向阮大鋮戲謔的道,“先生唱和給王貞吉那首詩,嘖嘖,實乃先生文才之大成,奴家尚記得其中幾句,‘黃巾白羽何紛紛,
中原一掃欃槍氛。至尊麟閣許相待,努力努力王將軍’”說畢李麗華掩嘴而笑,阮大鋮搖頭苦笑道,“麗華就不要取笑老夫了,偶有寫些隨意之作,不欲人知偏偏人盡皆知,尚能博佳人一笑也足矣。不過這倒讓老夫想起之前在桐
城時舊事,寫的那首沙田大麥熟痛罵皂隸,便不巧被當皂隸的龐小友看到了,老夫亦如此時般難堪。”
李麗華斜斜的看著阮大鋮,“你當他龐小友,人家卻未必認你這老友。”
阮大鋮不以為意道,“聽說我那位小友近日在南京遇到些麻煩。”“南京內守備和南兵部都有人看上百順堂。”李麗華稍稍離開阮大鋮,捋了一下垂在眼前的髮絲,“這位龐守備一向是跟著復社的,上次分明仍在南京,你去見時卻說已回安
慶,原是要避開你這閹黨。”“畢竟是小友嘛,崇禎七年時他才十七,今年也不過十九罷了,這少年人天分高啊,乾的都是離奇事,不說那《女駙馬》傳唱南都,乃近年來梨園一時之盛,更有誰能想到兩年之間,他從一個皂隸幹到了安慶守備,帶著兵救援應天。有復社那個時報鼓吹,南京城裡誰都知道他,在皇上那裡都有了名聲,若要說入我群社談兵論劍,比王貞吉自然是好了百倍。”阮大鋮嘆口氣,“只是這官場上的事,他多半是聽信了方以智、吳應箕之流的書生見解,與老夫多了生分。有些事原也怪不得他,管著安慶守備營的
史可法、張國維都是東林,復社看來又系東林一脈,他便以為復社的廟裡是真菩薩,也是常理。”
“那蔣臣同是桐城的復社士子,也是少年人,他怎地便知私下與你交好?”“蔣臣是張溥提點的人,自然明白事理多些。官場不是涇渭分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