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五章 巧工,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階齔苫ò曜矗?壞?ひ嶄叱???沂?志?饋
龐雨想起方以智說的遠鏡打磨,不由開口問道,“薄先生還會制鏡片?”
“此物所用很多,找在下做的人甚多,隔幾日必要交付一些。”
“那先生能磨遠鏡所用的鏡片否?”
“自然也行。”
薄鈺四處看看,突然想起還在院中,連忙請了龐雨往後走,卻沒有進屋子,繞過房舍之後便是那棵大槐樹,槐樹旁有一個竹亭,便挨著河岸,周圍點綴著一些翠竹,亭子雖小卻有意境。
薄鈺讓小廝去泡茶,轉身進屋去拿出一支銅管,在龐雨面前將銅管拉出,竟然是伸縮式的三節望遠鏡,長度足有一米多。
何仙崖等人候在亭外,看到這種東西也是大開眼界,光是這個伸縮式的管筒,便是此時的高科技了。
這種伸縮遠鏡不是方以智那個簡單的木筒可比,工藝上精良許多,使用也更加方便。
龐雨接過在手中,手感頗為沉重,似乎也是銅製的,他對薄鈺問道,“在下在南京見過一位公子製作遠鏡,是參照湯若望的《遠鏡說》,不知薄先生是否也如此。”
“那《遠鏡說》中,涉及遠鏡製作之法的,不過百餘字,且其光路圖頗多謬誤,若是那位公子按法施為,恐怕做不出來。
守備官可以往外試看。”
龐雨舉起遠鏡往左側河道望去,片刻後驚訝的問道,“先生做的這個千里鏡怎地是倒像?”
薄鈺搖搖頭道,“在下用的是兩面凸鏡,出來便是倒像,但此法做出之物,能看得更遠,放大倍數更佳,泰西人多用遠鏡觀星,倒像也可用。”
龐雨拿著那一米多長的遠鏡翻看片刻,“我能想法把像倒過來。”
這次輪到薄鈺驚訝,“守備官你懂遠鏡?”
“在下還能畫出光路圖,不過在此地太過倉促,需回到安慶之後花費時日方可。”
“那大人能不能到時寄一份給在下。”
“造鏡至巧也,用鏡之變也。
取一定之法於不定之中,必然面授方得了然。
若但憑書,不無差謬。”
薄鈺驚訝的看著龐雨,“守備官竟然親身看過《遠鏡說》,難以置信…”龐雨高深莫測的一笑,他不過是在方以智那裡翻看了一下,只不過他記心好,把這一段剛好記住了。
“這《遠鏡說》如薄先生所言,其中多有謬誤。
在下原本是讀書人,已經入國子監。
因見百姓多有視物不便之人,是以多年潛心研究光學,是要造福百姓,豈知天下不再太平。”
龐雨沉痛的搖搖頭,“偌大的江北,就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在下憤而專注兵學、彈道學、制炮學,便是等著一朝為國所用,決心棄筆從戎,僥倖在桐城平民亂破流寇,得張都堂看重,即將就任安慶守備一職。”
龐雨滿臉的悲天憫人,言辭中又充滿正氣,那薄鈺聽得滿臉的欽佩。
薄鈺突然一拍手,“龐班頭,桐城的龐班頭,原來獨平民亂的龐班頭,不對,是龐大人,大人以監生而投筆從戎,可謂文武全才,才德更是令人敬仰。
薄某也如大人一般想的,一身技藝都為造福百姓,半點容不得馬虎,凡百工技藝,薄某皆親身其事,所學也甚為繁雜,但龐大人方才所言的彈道學是一門什麼學問。”
龐雨一揮手道,“是專門研究炮彈飛行軌跡的,需要用到正弦、餘弦等等…”“原來龐大人也懂正弦餘弦。”
薄鈺又一聲驚叫,倒把龐雨嚇了一跳,他以為此時是沒有這些三角函式的,只是隨口把這些東西拿出來忽悠薄鈺,豈知薄鈺是這個反應。
“在下拙作《行海測天知道日遠近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