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廬州府廬江縣,全城大霧瀰漫,濃霧中傳出陣陣慘厲的哭喊。
縣衙內外刀槍林立,黃面的張獻忠戴著一頂烏紗帽,高坐於大堂之上,堂下站著數十名兇悍大漢,大多身著各色箭衣,堂中的位置跪著十幾人。
“裁縫養了總歸有用。”
張獻忠面無表情的開口道,“誰家帶來的,長家帶回去廝養。”
兩個裁縫戰戰兢兢的道,“謝千歲爺爺不殺之恩。”
旁邊一個管隊上來應一聲,帶兩個裁縫走了。
“稟老爺知道,下一個是此處的典史,傷了躲在煮夫房中,被下三哨拿住。”
張獻忠眼神轉過來,看向堂中穿著短褂的典史,舉起驚堂木一拍,一指那典史怒道,“你既是廬江典史,受了皇帝的官,便該守土有責。
平日裡不預備,城既被我破了,你該穿著官衣坐在衙署盡節,躲在煮夫房裡是何道理。”
一番話說得義正言辭,不知道的聽了還以為是御史在搞彈劾。
那典史悶頭不語,只是在原地發抖。
張獻忠又一驚堂木,“那知縣吳光龍逃去了何處?
說得出來也可留你。”
“小人不知。”
那典史終於壯起膽子抬頭道,“城破前他在鄉紳家中飲酒,後來一亂不知了去處。”
“看你等牧守乾的些甚麼事,你們前兩日守得也有些模樣,本來咱老子收兵要走了,正巧起了霧,你等以為下雨起霧就不打仗了否?
咱老子在攻城呢,你等不顧一城人之性命,竟敢去飲酒作樂,活該得此下場!”
典史無言以對,在地上縮成一團。
“既無話,殺了罷。”
張獻忠伸手摸起一根令籤,使勁扔向堂中。
幾個兇悍流寇上來,拖了那典史下去,此時典史才放聲嚎哭起來。
張獻忠轉向另外一邊,“上三哨的又是留了些什麼人。”
上三哨的掌盤子小心的道,“回老長家的話,都是廬江這裡擄的,想留一個相公,七八個孩兒。”
“相公留來作甚。”
“有時總要寫點甚,前些時日那相公病死了,現在寫個假官文,也找不到人”張獻忠看跪著的秀才兩眼,那秀才膽戰心驚之下,竟然跪不住,整個人癱軟在地上。
“跪不穩,養來作甚,殺了罷。”
又一根令籤飛出來,那掌盤子不敢言語,由得幾個流寇拖了那相公出去。
張獻忠又道,“這幾個孩兒是想廝養的?”
“打壽州時候,孩兒軍死了不少,多少要補些。”
張獻忠看著那七個少年問道,“可想回家?”
幾個少年擠在一起,小心的看著張獻忠,全都不說話。
旁邊流寇首領都饒有興趣的看著那幾個少年,期待他們的答案。
“想家的站出來,明日令人送你們回去。”
幾個少年互相交換一下眼神,終於有一個站了出來,接著又有五人陸續站出。
張獻忠一揮手,“都送去。”
有人又領了六個少年出門,張獻忠對最後那少年問道,“你為何不想家?”
“沒家回。”
那少年悶悶的道,“家生子賣給別家,主家不好,願跟老爺去。”
張獻忠又一揮手,“好,上三哨帶來的,長家帶去養。”
上三哨的掌盤子也不立刻走,堂中流寇也無人催促,似乎都在等怎麼事情,那少年奇怪的東看西看。
不片刻功夫,幾個流寇進堂來,手中各提著幾個腦袋,赫然便是那秀才和六個少年的人頭,那少年不由嚇得連退幾步。
“驢球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