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五章 猛虎,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法子,但今日這裡有所不同,因為那座猛虎橋是他們唯一的退路。”
聽到這話,王增祿眼神閃動,龐雨想了片刻之後道,“本官要你帶第二司所部,不管沿途馬兵襲擾,直撲猛虎橋,將他們堵截在城牆、王家套河與萬峰門之間,這裡方圓只有幾里路,到了晚間他們無法策馬奔跑,屆時本官調集各部拉網圍攻。”
王增祿驚訝的道:“第二司全部去猛虎橋,這裡只剩下親兵隊一百多人,萬一那些馬兵來攻……”
龐雨堅定的搖頭,“他們不會來這裡,因為猛虎橋是唯一退路,對損失的擔憂,會讓他們眼裡只有猛虎橋,這是人的本性。”
王增祿看向龐雨的眼神有點異樣,是那種對權威和決心的敬佩,龐雨很享受這種感覺,雖然他是守備營的長官,但從帶兵以來一直是戰戰兢兢打仗,桐城城外夜襲,是靠流寇營嘯,死的也基本都是廝養和家屬,北峽關贏一次輸一次,都是稀裡糊塗,營中兵將雖怕他,但那是源於行政等級的差別,而未必佩服他。
這次是他真正的第一次進攻戰,而且是用步兵為主進攻騎兵,在明末這個時代的官軍裡面,是少有人能做的。
“大人能否把騎兵配屬給下官,讓他們擔任前鋒,如此能將大部馬兵截斷於東岸。”
龐雨反而猶豫起來,沒想到王增祿比他還激進。進攻猛虎橋,能截斷部分流寇馬兵最好,但更主要的是藉助威脅唯一撤退道路的形勢,逼迫流寇退回西岸,從而消除北方的威脅,守備營能自由調動,為後續作戰打好基礎。
現在王增祿想用騎兵做前鋒,將所有流寇馬兵堵在河東。而守備營騎兵薄弱,從樅陽出發的時候就只集結起七十名騎兵,另外還有三十名親兵隊的塘馬,總共只有一百匹馬,加上投送途中生病、落水等等損失,實際能用的不到九十。
此時在萬峰門外集結有五十騎兵,龐雨給騎兵的定位主要是戰場偵察,不是決勝力量,所以更強調機動性,甲具都是綿甲,如果全數投入攻擊,在步兵趕到之前他們需要承受橋樑兩頭流寇馬兵的圍攻,數量至少是他們的七八倍,流寇馬兵退路被斷,在求生的慾望下,攻擊必定十分兇猛,如此可以預見,龐雨那五十名騎兵剩不了多少。
此時流寇那邊正處於遭受奇襲後的驚慌中,排程上十分混亂,在銀錠橋雖然人多,卻組織不起來有效攻勢,一時又不敢退走。河東地方的馬兵則明顯受命牽制守備營,這同時也牽制了那些馬兵,讓他們失去騎兵的機動優勢。
其實在龐雨看來,流寇不必圍著銀錠橋,他們若是放開包圍撤回江浦,那守備營要多走十幾里路去解圍,那邊沒有那麼多河流,守備營反而會容易陷入包圍。
用騎兵戰果肯定更大,代價是龐雨會失去對戰場的偵察能力。好處是圍殲這幾百馬兵,將極大振奮士氣,對後續作戰也有極大好處。
利用流寇指揮的混亂,一舉消滅他們幾百馬兵的核心戰力,流寇必定軍心潰散,就像龐雨在舒城山口遭遇那當頭一棒,還沒損失多少人,就難以繼續進行軍事行動。
只是他才登岸一個多時辰,就將唯一的騎兵孤注一擲,頗有點像個賭徒。
龐雨猶豫著,他轉頭看了看侯先生,侯先生嘴巴張了一下,趕緊又把頭埋下,龐雨也沒責怪,畢竟侯先生以前只是個書手,對這種軍事行動提不出什麼意見。
楊學詩臉色有點紅,畢竟前面至少是幾百馬兵,他的騎兵要穿過這些馬兵攔截,並在那裡堅守到步兵到來,不用細說也知道是一項艱鉅任務。
龐雨盯著楊學詩眼睛,“騎兵行不行?”
“騎兵……行,行吧。”楊學詩說完又用力點點頭,“行!”
龐雨又看向陳如烈,舒城山口之戰讓他記住了這個年輕人,相比起來,楊學詩要更為保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