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山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九章 連坐_463,鐵血殘明,柯山夢,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死戰。”
……注1:關於清軍各旗進攻線路。清軍的戰報記錄雜亂,互相矛盾的不少,時間線十分混亂,還有很多滿文翻譯時的錯誤,進軍線路上並不清晰。這裡先從陷落城池分析,清軍向東的主要進攻軸線有兩條,第一條是初家圈—魏家灣—博平—茌平—長清—濟南。第二條是油房渡—夏津—高唐—禹城—濟南,這兩條軸線中,根據盛京清軍滿文戰報,正紅旗出現在禹城,但另一條戰報中,有一路清軍招降了平陰縣,清軍戰報一般是按旗分或左右翼上報,同一個戰報中一般是相同單
位,該戰報第一段是正紅旗招降高邑,所以第二段招降平陰縣的應該也是正紅旗,該路在清軍進攻正面的邊緣,屬於掩護性質。東阿和平陰都未陷落,敲詐得手的物資也很少,記錄平陰進獻馬10匹,所獲非常有限。可以推斷該路清軍力量薄弱,否則會直接攻城,正紅旗這一路小規模分兵
,主要保證側翼安全,順路打打秋風。在正紅旗分兵出現在平陰的情況下,茌平道路上必定有右翼軍行動。
書友推薦的貼吧帖子中,有書友的資料證明鑲黃旗參與攻擊博平和茌平,記載很明確,謝謝這位書友的資料。第一次保定分兵後,也曾經出現兩翼兵混合攻城的情況,這次向東初期的行軍正面比較狹窄,可用的道路較少,兩翼軍可能沒有嚴格按照左右翼分路,而是按行
軍先後交叉利用了兩條向東的主要道路。所以最終採信的設定,最先出現在博平、茌平的是右翼軍,他們從這裡趕往濟南,前鋒就是正紅旗,同時正紅旗的一支較弱分兵在東阿方向掩護側翼,之後是左
翼進入該條道路,進行後續的搶掠和攻城。順帶提一提濟寧、袞州方向,完全不在清軍的進攻軸線上,主要是從時間上推斷,皇太極二月二十二日再次攻擊松山,以策應入邊軍隊,因為入邊後雙方無法聯
絡,可以確定出邊的約定時間就是二月二十日左右,最終的延遲可能是嶽託病死造成的意外。這個出邊時間應該是皇太極親自定的,是很重要的時限,有這個時間限制,兩翼統帥都不會在十二月底派出主要力量向南耽擱時間,他們約定一月二十日在靜海會師,也可以印證這個時間點,袞州圍城十一天之說,除了袞州自己向嚴繼祖發的求援信之外,並無可信的邏輯和依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