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精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制定天下,我為紂王之傲嘯封神,點精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表面功夫,而是在東魯侯府中閉門不出。因為他知道,自己的那些盤算,是瞞不過天子的。
然而,姜桓楚始終無法逃避,大商平東大軍在掃平周圍的小諸侯後,終於將目標指向了東魯。雖然那三地諸侯的勢力基本瓦解,但姜桓楚畢竟是四大諸侯之首,故而聞仲也並未一開始就展開攻擊,而是先禮後兵,遣姜桓楚之子、平東軍副帥姜文煥親攜天子聖旨前往東魯,命姜桓楚往朝歌見駕,而實際上,除明面上的聖旨外,姜文煥還攜帶了一道密旨。
若在往日,姜桓楚見到兒子歸來,自是歡喜,然而如今的姜文煥卻是以欽差的身份攜天子之命前來,見面時,自是難免君臣之禮。也不知道那道密旨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但姜文煥出使東魯的最終結果是:姜桓楚以病重為由,並沒有遵旨前往朝歌,而是奉上一道奏摺,請姜文煥轉呈於天子。
這道奏摺中深入分析了諸侯制度的弊端,言明此番天下之亂,根源是正是諸侯舊制,乃至臣勢大於君,終有叛逆姬發之反。如今叛亂平定,切不可再重蹈覆轍,須得在天子推行新政的同時徹底改制,一統四海,徹底杜絕類似的戰亂,使天下百姓安居樂業。
為此,姜桓楚特以東伯侯之名向天子請辭,並將東魯軍政大權臨時轉交於平東軍統帥聞仲與姜文煥,以明改制之心。
天子看到這道極俱說服力的大膽奏摺後,靜思三日,終於召叢集臣,結合姜桓楚的觀點,以此次姬發叛亂為例,正式確定了改制的可行性與必行性。
且不論姜桓楚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下這道奏摺的,而這道奏摺對於大商的改革乃至整個歷史的意義都是非同凡響的,直接推動了整個大商變革、改制的程序。
除已滅亡的叛逆姬發外,東伯侯姜桓楚當為四大諸侯之首,由他親口提出改制的建議,並自願放棄諸侯的權力與土地,影響力可謂深遠。更重要的是,牧野一戰,張紫星成功地樹立起了強大威望,使得天下對天子、對大商的敬畏無以復加,不敢有違抗之意。昔日代表性極強的四大諸侯,或自行請辭,或降伏,或滅亡,加上諸侯的許多勢力都在牧野之戰中被消滅,剩餘的受到了控制與肅清。現在進行變革,正是最佳的時機。
在這種前提條件下,經過討論與商議,張紫星終於在原本新政的基礎上,出臺了策劃已久的改革措施。
一、廢除諸侯分封制,改為郡縣制。將大商的土地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設縣,下面依次為鄉、裡、村、保、鄰。四家為一鄰,五鄰為一保,五保為一里,五里為一鄉;一自然村為一村,城市內無村則設坊,等同與村。
二、廢除奴隸制,釋放天下所有苦奴,依照原本所頒佈的新政,還奴隸自由,轉為農民,分發土地進行耕作。並在經濟上保留大量的國有土地,保護個體土地所有制,以保留眾多的個體農民階級為國家服務。
三、官位制度改革。
設太師、太傅、太保“三師”與“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位,但這些都是虛銜,屬於榮譽職務。真正主持政務的,則是三省六部。
三省六部制起源於兩漢,至唐代臻至完善,張紫星所用的,正是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為:中書省(決策、秘書)、門下省(侍從、諫議)、尚書省(行政),尚書省由左右丞相分領。
尚書省下轄的六部制則一早就在大商施行了,成效顯著,如今又進一步得到了修正。吏部掌管全國文職官吏的任免、考課、勳封等事;戶部掌管全國戶口、土地、賦稅、錢糧、財政收支等事;禮部掌管禮儀、祭祀、刊物、教育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選用及軍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國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官員的品級與設定基本都效仿唐代,包括一臺、五署、九寺等,而各地三十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