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零章 夏侯蘭(二),惡漢,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三零章 夏侯蘭(二)

鳳雛飛走了!

董俷卻依舊留在安邑,沒有立刻動身,迴轉長安。

大戰之後,各地都需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特別是新佔領的地區,更需要官員來治理。

可是董俷又從何處,調撥那許多的官員來呢?

手中倒是有不少的人才,可大多數人都還很年輕。處理具體事務或許可以,但若想要鎮守一方,卻非簡單的一件事。資歷,學識,缺一不可。顧雍已經無數次派人前來催促董俷回去,但董俷始終沒有說出迴歸長安的準確時間。也難怪,顧雍解決不了的事情,他可以解決嗎?

且不說他治下的領地,比之四年前擴大了數倍。

只他如今所在的河東一地,麻煩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原河東太守馬嶠被調往雁門郡,以至於河東郡如今群龍無首,政務堆積如山,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接任,非常的麻煩。

雁門郡很重要,可是河東一樣很重要。

雖然基層的官吏還算充足,但沒有人來掌舵,始終不是長久的事情。

龐統走了,董俷身邊只剩下了一個李逵,甚至連董俷自己,都覺得身邊的人,不太夠用了。

長安……

讓顧雍和陳宮再頂一下吧。

若他們能解決最好,實在解決不了的話,那就只有從郡學中抽調人手,看看能否解決問題。

如今,董俷治下共二十七處郡學,有學子三千餘人。

依照著黃劭所留下的《三學紀要》,這三千學子在未來,可以充當中層的官吏,至於郡學畢業之後,真真正正可以登上舞臺的人,人數不會太多,百中取一,已經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結果。

但是,那尚需要等待啊!

仲夏時節,楊柳青青;汾水奔流,注入大河。

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一場大雨過後,給炎熱的夏季,平添了一許涼爽之氣。董俷驀地生出遊興,帶著孟坦裴元紹,韓德李逵四人,並四五十扈從,策馬走出了安邑,往郊外而去。

一行人鮮衣怒馬,在官道上馳騁。

沿途只見蔥鬱綠色,頗令人生出心曠神怡之感。

隨著河東數年未有戰事,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當年逃離家園的百姓,如今紛紛迴歸故里。

荒蕪的田地,又變得繁榮起來。

看著農人們忙碌,董俷的心裡無比快活。這是我的治下,這一切,全都是我給他們帶來的。

這是一種發自於內心的自豪!

對於董俷來說,後世的印記雖然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淡去,可是卻始終保持著赤子的心境。

出城數十里裡,就見許多人圍聚在一起。

這裡靠近條山,向西南則是鹽監。準確的說,這裡雖說屬安邑治下,但實際上卻歸於夏縣打理。作為河東的郡治所在,安邑治下的土地很大,需要處理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繁雜。

在大多數時候,安邑令無法兼顧全部。

自東漢和帝以來,周圍各縣會很自覺的將一部分毗鄰治內的安邑領地,劃歸為自己的治下。

如安邑以北,過湔水的土地,基本上是由聞喜令打理。夏縣也是如此,已成為不成文的條例。

董俷見這麼多人圍聚在一起,不由得感到好奇。

於是讓李逵過去打聽,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見人群分開,一個青年急急忙忙的跟在李逵身後,來到董俷馬前,插手行禮,“夏縣令梁習,不知大都督前來,有失遠迎,還請大都督恕罪。”

這梁習,年紀在三十上下,白淨的麵皮,卻因為長久的日光沐浴,呈現出古銅色。

這也使得他原本很文雅的氣度中,增添了英武之氣。雖是文士打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