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八章 另有蹊蹺,惡漢,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許多宗室前來投奔。後來,那劉先任了長安令,上疏皇上說,長安治安不可完全依持軍隊,畢竟一俟發生事情,調集各方兵馬總歸不是那麼方便,所以就建議成立一支隸屬衙門的隊伍。”
董俷橫眉一抖,“接著說。”
“劉先奏議,建立衛軍,不僅僅適合於長安,也適合於關中治下各地方,主要是為了維持地方的安寧,處理突發事務。花費不多,卻能夠減輕各地駐軍的壓力。各地方依照規模,衛軍小至十人,大到如長安的八百人。所需花費,均有各地方官署支出,於朝廷也無大礙。”
董俷聽明白了!
這所謂的‘衛軍’,頗類似於後世的捕快衙役,或者更現代一點的說法就是地方武警。
理論上來說,衛軍的出現的確可以減輕不少軍方的壓力,於社會治安方面,也是頗有益處。
可是問題就在於,這支人馬不受控制。
就這一點而言,無疑又是一個非常巨大的麻煩。八百衛軍,如果佔居有利地形,可以做很多事情。對於這種不受控制的武裝,董俷是懷有強烈的敵意,甚至說,對此非常的反感。
“劉先……看上去似乎很不簡單啊。”
董俷話有所指。他下定了決心,不負劉辨。卻不代表著他會任人宰割……當年在雒陽經歷過無數次的腥風血雨,遭受到了很多算計。所以到了今天,對於不受控制的人物,總懷有戒心。
劉先能夠提出這樣的建議,說明這個人的頭腦,很不一般。
法正帶著董冀,也在旁邊聆聽。
於是開口道:“主公,對於劉先,下官也曾留意過一段時間。自聖上登基以來,各地有不少宗室前來投奔。不過劉先準確的說,並非屬於宗室,而是當初劉表在退回荊州之後,派來的使者。此人曾經擔當過劉表的別駕……不過為人頗庸碌,在任五年中,未有過什麼成績。”
這番話說的很有趣。
陳宮顧雍石韜等人率先聽出了法正話語中隱藏的意思,隨後董俷也一下子反應了過來。
“孝直是說,劉先背後有人?”
法正不置可否,“劉先抵達長安之後,一開始也沒有表現出太過高明的地方。想必陳大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忽視了此人。皇上請陳大人安排劉先的時候,陳大人任他為長安令。”
這一番話,不無為陳宮開脫之意。
法正已經知道了他在年後將會被調往幽州任職,到時候在名義上,將隸屬於陳宮的治下。
就這一點而言,先和陳宮打好關係,至關重要。
陳宮果然感激的看了法正一眼,雖然沒說什麼,但一切盡在不言中。
“會不會是劉景升在暗中操控?”
“頗有可能……自劉先上疏組建‘衛軍’的摺子以後,下官就已經命人將他嚴格的控制起來。不過,他行事非常謹慎,也沒有和任何官員有糾結,至今尚未發現他有什麼不妥的行為。”
這是一種慣性思維。
劉先來自荊州,自然和劉表有關。
不僅是法正如此想,包括陳宮顧雍等人,也如此看待。
反倒是一直靜靜聆聽的董冀,嘴角微微一撇。這細微的動作,被董俷一下子看到了眼中。
微微一笑,“我兒,可有什麼看法?”
董冀躬身道:“父親,孩兒以為,那劉先甚可能和荊州,無關聯。”
“哦?”
“劉景升,不過愛好虛名之輩,徒有其表……劉先非宗室,他怎會重視?此次將劉先派至長安,也只是投桃報李,未必會有什麼心思。此人若有野心的話,父親與曹操雒陽鏖戰時,怎會沒有半點動作?他麾下也非沒有能人,只需一支奇兵偷襲汝南,則聯軍必然會大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