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七章 僧與帝(三),惡漢,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事,你信嗎?”
董俷毫不猶豫的回答:“臣相信。”
劉辨的臉上,浮起了快活的笑容,“大恩佛寺的事情,是他們咎由自取。確是圖澄他們……朕只同意修建了清涼寺,其他的佛寺,與朕皆無關係……董卿,其實佛法……還是好的。”
“臣知道!”
“此次大恩佛寺的事情,倒是給朕提了醒。當年先皇曾設白馬寺為天下佛徒之管理機構,但是從永初三年開始,白馬寺就名存實亡。佛法……不是太平道,也有他存在的道理。董卿,朕要請你設立如當年白馬寺一般的機構,管理天下佛徒。不知道董卿你是否願意接受呢?”
董俷不清楚,劉辨究竟是打得什麼主意。
躬身道:“臣當盡力而為。”
“這件事就這樣吧……還有,董卿你不在長安的時候,許多宗室前來投奔。朕挑選著安排了一些人,希望不會攪亂了董卿的安排。”
“自然不會!”
兩人不再說話,沉默了下來。
大殿中的氣氛突然間變得非常古怪……
許久之後,劉辨輕聲道:“董卿,你知道嗎?其實朕非常懷念,當初在雒陽,在臨涇的日子。”
“啊?”
劉辨一笑,“至少那個時候,朕和董卿很貼心……不似現在,我們之間總似相互的防範著。朕不聰慧,少時也少有人與朕交談……母后雖疼愛朕,可是……董卿,你知不知,在朕的心中,總是把董卿你當作兄長一般。董卿你也像兄長一樣的保護朕……朕那時候,很開心。”
董俷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在柏梁臺參佛以來,我終於明白武皇帝為何會喜好神仙之事。非只為了長生不老,這天下事紛紛擾擾,人與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以神仙事為寄託,想必也是為了心中的安寧吧。”
這一番話出口之後,董俷不得不重新認識劉辨了!
這,真的是那個懦弱昏庸的皇帝嗎?忽而如得道高僧,忽而若睿智明君……究竟哪一個,才是他呢?
“其實,朕今天找董卿你過來,只是想說說話。夏侯一走,朕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了!”
劉辨說到這裡,驀地笑了,“若董卿以後沒事兒,就來柏梁臺上,陪朕一起說說話吧。就像當年在臨涇一樣……另外,再過些日子,是我皇弟協的生日,煩勞董卿代我,送一份禮物吧。”
“臣,遵命!”
劉辨如今說話的方式,若天馬行空。
董俷只覺得是心驚肉跳,有點跟不上劉辨的思路。
片刻之後,董俷請辭離去。
在出了大殿之門的一剎那,卻聽到劉辨輕聲的低吟:“北斗斟美酒,勸龍各一觴……董卿,若你為北斗,所勸的,是朕嗎?”
董俷的心裡,不由得一顫。
這句話的引申之意是說:董卿,你還能把我當成你當年關愛,保護的人嗎?
轉過身,董俷一揖到地,輕聲道:“俷,永不負萬歲!”
這一句話,在十二年前,雒陽永安宮中,董俷曾經對劉辨說過。當日所說的是:俷,永不負大王。而今日,當年的弘農王,已經成為天子。董俷在這一刻,卻是真的下定了決心。
說完,大步離去。
在邁出大殿宮門的一剎那,耳邊響起了劉辨清幽的話語:“董卿,朕……也永不負董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