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八三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惡漢,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才有什麼事情?”
不等郭援開口,李儒搶先道:“主公,剛才有探馬回報,那李傕郭汜調集京畿六萬大軍,自雒陽開拔出來。我計算了,其先鋒人馬,至少會在天亮時分抵達谷城。”
董俷已經和李儒商定了早先的對策。
六萬人馬,可不同於早先在雒陽城下的撕殺。
從表面上看,董俷手裡的兵馬是多了不少。可是從戰鬥力而言,卻是低了許多。
原因很簡單,徐榮本就是個精於兵事的人,而且麾下親軍,全都是從涼州帶過來的老人。這些士卒,不管是從戰鬥力還是凝聚力而言,遠遠高過於谷城的兵馬。
雒陽城下一馬平川,適合騎軍作戰。
而谷城地勢相對就變得複雜,騎軍很難發揮出威力。
最重要的是,谷城的兵馬人數看似不少,可大都是從流民中招募,和那些身經百戰的涼州士卒想必,差距甚遠。而且多為步卒,裝備與徐榮李儒的那些兵馬,也有天壤之別。
之所以在谷城駐軍,是當孟津一旦發生危險,谷城的兵馬可以在一日之內抵擋,起到緩衝的作用。這樣的話,雒陽就能夠有充足的時間,來調撥人馬,做出應對。
若是用這些兵馬出戰迎敵,只怕不等打起來,陣腳就亂了。
他們亂了還沒什麼,最害怕的是一旦亂起來,衝了徐榮部曲的陣腳,那才壞事。
用一句簡單的話:谷城的兵馬打順風仗可以無往不利,但是一旦遇到危險,會第一個崩潰。這樣的一支人馬,不足以儀仗,最多就是在士卒的數量上看著好一些。
董俷明白這個道理,李儒等人也清楚這個道理。
郭永沉吟了一下,“主公,李郭二賊兵馬眾多,我們不可與之硬來啊。”
李儒點頭道:“仲業說的不錯。而且谷城不可守,當儘快從這裡撤出,退守函谷關。”
這原本就是李儒和董俷商議好的事情,不過在這個時候說出,再恰當不過。
董俷想了想,“不可一下子撤出谷城,否則軍心必然慌亂。徐榮,我命你以六百鐵甲軍為主,虎女為輔……恩,仲業可調撥一千人馬與徐榮將軍。你持我符節,送家眷老小先至函谷關,我會讓典佑典弗為你副將……函谷關尚有我一些兵馬在,你到了函谷關後,可立刻加緊整備,我估計會在函谷關外,有一場慘烈的惡戰。”
徐榮是個很老實的人,平時不怎麼說話,但做事非常穩重,性格果決。
由他來打理函谷關,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而且董俷把家眷老小都交給了徐榮,卻是一種極大的信任。那就是說:我將家眷託付給你徐榮,你是我非常信任的人。
有句老話:一朝天子一朝臣。
作為徐榮而言,他選擇了董俷做主公,同時最為擔心的一件事,就是得不到重用。
董俷的這個決定,也將他心中的那點不安打消。
激動的站起來,“主公放心,榮定將老夫人等安全護送至函谷關。”
董俷看了李儒一眼,李儒也正在看他。
當兩人目光接觸的一剎那,李儒的心裡,突然生出許多感慨:西平,變得老辣了!
如果說以前的董俷是個愣頭青的話,那麼現在他的手段,就顯得有所不同。
也許,真是是挫折能令人成長吧!
徐榮固然忠心,可他手裡卻有一支數量可觀的人馬,令人不得不去小心提防。董俷在輕描淡寫中解了徐榮的兵權,把徐榮的兩千騎軍納入麾下,同時又讓徐榮感激非常。
這在以前,董俷絕對不會這麼做。
但現在,他做的非常好,甚至超過了李儒的預計。
李儒的鐵甲軍,那是董卓最為親信的人馬,只忠心與董家。別說李儒,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