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章 千古名都,日月當空,黃易,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中自古帝王州。”
長安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南倚秦嶺,主峰太白山險雄高峻,如擎空天柱,山頂積雪不化,“太白”即太陽之下白雪閃閃之意。秦嶺也是中土氣候地域的分界線,嶺南氣候溫和,常年如春;嶺北寒來暑往,雪雨交替。
秦嶺山脈中段的終南山,重巒迭嶂,蒼翠森鬰,陡峭峻拔,橫亙百里,是長安天然的屏障。支脈驪山、翠華山、南五臺,風景秀麗,山勢嶙峋。
北面則有黃龍山、嵯峨山、梁山、隴山等諸山脈,構成逶迤連綿的北山山系,與秦嶺遙遙相對。
長安一帶河流密集,人謂之“八水繞長安。”其中最著名的是發源於鳥鼠山的渭河,橫貫關中平原,東流經潼關入黃河,孕育出數千年的古文明。風帆上下,檣櫓如雲,兩岸土地肥沃,平疇千里。
自西周以來,直至今天,先後有十二個皇朝在長安建都,時間長達千多年。長安亦是中外著名的國際大城,是往西域去的起點,成為聯結東西方文明的紐帶。
自大唐開國,便在原大興城的規模上進行了擴建、修繕,令長安更是宏偉壯麗。太宗皇帝時,宮城的中心是太極宮,到高宗和武曌的時代,重心已由太極宮轉往城東北的大明宮。
黃河幫的五桅巨舟,載著龍鷹等人,從渭河經潼關入關中,抵達城西永安渠的碼頭區。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京畿道節度使兼長安總管武攸宜親來迎接,還有儀仗隊奏樂歡迎。
武攸宜是武曌之侄。與武承嗣、武三思同輩。模樣與武三思有點相像,偏於肥胖,但相格較硬朗,蓄鬚,雙目頗有神采,衣飾講究,五官端正。不論外貌態度,並不令人見之生厭。
接得龍鷹一眾人等,武攸宜保持其統帥的派場。在軍隊開路下,與龍鷹並排策馬,朝宮城邁進。
小魔女和青枝跟在他們背後,接著是風過庭、萬仞雨和陶顯揚。由於龍鷹等來長安,只有守關的官吏等人曉得。所以長安居民仍矇在鼓裡,否則現在將是所有人全擠到這裡來,夾道歡迎的場面。
武攸宜在馬背上向龍鷹笑道:“早在鷹爺入潼關前,攸宜便接到多道飛鴿傳書,知悉鷹爺親臨西都。聖上更千叮萬囑,著攸宜好好款待鷹爺,且一切以鷹爺的心意為準。攸宜已在大明宮為鷹爺、萬爺和風公子設下洗塵宴。因著聖上指鷹爺不愛應酬。所以沒有請其他客人。”
龍鷹心忖算你這小子懂事,道:“建安王真客氣。嘿!不知還有甚麼人給建安王傳來鴿書呢?”
武攸宜欣然道:“還有梁王、太平公主和恆國公。梁王囑攸宜當鷹爺為自己人般招呼,且鷹爺性格隨和,攸宜必須靈活變通。不能囿於禮法成規,致令鷹爺不高興。”
龍鷹心道厲害,武三思確懂籠絡之道。訝道:“太平公主有何指示?”
武攸宜含笑道:“公主請鷹爺入住她在曲江池北的望江山莊,否則她會……哈哈!”
龍鷹忍不住問道:“否則她會怎麼樣?”
武攸宜壓低聲音道:“否則她會不依。哈哈!”
龍鷹心忖這該算是鴿書傳情了。岔開去道:“恆國公又有甚麼話說?”
恆國公便是張易之。張氏昆仲的老大。
武攸宜現出古怪神色,低聲道:“恆國公指出鷹爺今次西來。是與道尊之位有關,而不論事情如何發展,攸宜務要信任鷹爺的判斷。”
武氏子弟一向巴結張氏昆仲,張易之為他如此說話,武攸宜怎都要給張氏兄弟一點面子。
龍鷹感到自己正身陷於大周朝的政治迷宮中,很難清楚界劃自己的立場。
今次張易之肯為他說話,該是上官婉兒在背後發功,而張易之則藉此向他表明心意,希冀將來如中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